中新網淮南7月22日電 (記者吳蘭)“礦產資源枯竭后城市就一定衰落嗎?”、“開發資源與保護環境能否魚和熊掌兼得?”,安徽淮南市委書記楊振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首先拋出一個能源型城市發展中的“瓶頸”問題,提出“礦竭城衰”發展的“周期律”該如何破解?
“礦山資源是有限的,而城市是永恒的。”楊振超說,“就淮南而言,解放思想就是要沖破單純依靠自然資源發展的思維定勢,興新產業,構新體系,積極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探索出一條資源性城市轉型之路,跳出‘礦竭城衰’的礦城發展的‘周期律’。”
淮南被譽為“中國能源之都”、“百里煤城”、“華東工業糧倉和動力之鄉”,是國家大型煤炭基地、華東火電基地、安徽省煤化工基地,建成了以煤、電、化為支柱,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現有大型礦井十五對,原煤生產能力六千萬噸;主力發電廠五家,總裝機容量八百四十萬千瓦,是為典型的礦城,資源性城市。
據了解,資源性城市大多因礦山開發而建,因資源而興,隨著資源枯竭而逐漸衰落。實踐證明,一個礦區的興衰周期在三十年左右。“礦竭城衰”是當前發展中國家資源型城市面臨的共同難題,被稱為礦城發展的“周期律”。
那么如何克服這一普遍存在的“周期率”呢?淮南市委書記楊振超認為,靠思想理念的轉變,靠產業接替支撐,靠城市內涵擴容。
他分析說,資源型城市轉型首先是科學發展思想理念的轉變。淮南在思想解放中實事求是地找準自己在區域經濟中的“坐標”,提出融入省會經濟圈,實施“合淮同城化”,建設新型區域經濟聯合體的戰略構想。目前,《合肥市與淮南市加強區域合作的框架協議》已經簽訂,溝通合肥、淮南的高速六月底已經通車,“合淮工業走廊”正在籌劃,靠近合肥的“山南新區”正在大規模建設。
在產業接替支撐方面,淮南依托但不過分依賴,十分珍惜并利用好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把能源產業做好、做精、做優、做強。提出“煤電化一體化”發展思路,實行“煤業-電業-制造業一體化”的產業合作模式,積極發展“煤電聯營”,當好“皖電東送”的排頭兵。z
楊說,已經建成并在今年年初抗擊雪災中為上海電力供應立下“汗馬功勞”的淮滬煤電公司田集電廠,是淮南首個“煤電聯營”型發電廠,其配套的丁集煤礦所生產的煤,由鐵路專線直供發電車間,從而成功規避發電廠電煤供應受制于煤礦的“軟肋”。此外,發展以煤為原料的化工產業,總投資七百億元的安徽省煤化工基地正在加速建設。煤礦機械裝備制造、農產品、輕紡、高新技術產業等基地啟建。
與此同時,淮南不斷擴容城市內涵,避免出現經濟極化現象,重點發展煤炭、電力、文化、現代服務等九大產業。推進社會保障、教育均衡、全民健康的七大工程。
此外,在處理開發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積極探索。如淮南大通礦是有著百年開采歷史的典型資源枯竭礦區,淮南以此為“試驗田”,籌資一百億元開展資源枯竭礦區環境修復。該項目二0一0年基本完成,二十五萬居民直接受惠。其面積之大、投入之巨、歷時之長,開全國礦業城市先河。也將為國內煤礦城市資源枯竭礦區沉陷治理、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一種模式和借鑒。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