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鋼鐵專家昨天表示,在澳礦占中國海外進口量40%以上的情況下,國內鋼廠不會跟澳礦談崩,很可能將向澳礦作出妥協。
在昨天召開的2008國際冶金礦產品國際會議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羅冰生表示,與澳礦的2008年鐵礦石價格談判仍在繼續,談判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在就“中國會不會與澳礦達成一個折中價格”的問題上,他說:“我們希望通過談判從而取得令雙方滿意的結果,還是以和為貴,沒必要搞僵。”但是,羅冰生拒絕進一步解釋上述言論的具體含義。
羅冰生表示,多年形成的國際鐵礦石貿易準則,包括實行長期貿易合同,以離岸價進行結算,執行一年一度的國際公開價格等工作機制,應當得到維護和執行。相反,背離上述原則的做法和行為,是我們不贊同的,也是不支持的。
此前,中國已經與巴西vale達成了2008年鐵礦石價格上漲65%的協議。但澳礦以65%至71%漲價幅度并沒有反映澳礦的成本優勢以及海運費用方面的因素為由,拒絕接受這一價格,在談判期間,力拓更是破天荒地提出了要做現貨交易的要求,并在現貨市場投放了1500萬噸鐵礦石,而直接參考價格也是當時最高的印度礦(每噸190美元)。
此舉遭到了羅冰生的強烈批評。他說,如果一個礦山公司一方面強調受不可抗力的影響,資源不足,導致合同執行率下降;另一方面又有富余資源,提供現貨市場,這種情況我們認為是不妥當的,也是一個守信譽的企業不應當做的。
事實上,即使是同處供應方這一陣營的vale對此也頗有微詞。巴西vale中國區總裁朱凱昨天在會上表示,現行的談判規則形成于上世紀 70年代,目前的談判機制由于不牽涉到貿易商、投機者,因此對供求雙方帶來了很大的穩定性。而對于供應方來講,長期合同更是為其在未來一年的生產、運營情況帶了明確的預期。
按照國際慣例,每年4月1日將執行新的鐵礦石長期協議價格。按照目前情況,在未來一段時間,澳礦供應中國的鐵礦石價格將自動按上年價格繼續運行,日后談成,則實施多退少補原則。羅冰生稱,沒必要擔心澳礦不發貨,因為現行合同具備法律效力。
盡管對澳談判仍懸疑不決,但在談判中暴露出的軟肋早已引起鋼鐵界的警醒。考慮2007年我國鋼鐵生產對進口鐵礦石的依存度達51.65%,建立長期穩定的鐵礦石供應產業鏈是關系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
他建議,應當鼓勵和支持鋼鐵企業、商貿企業在海外投資辦礦或聯合辦礦,通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使我方通過控股、參股可控制的鐵礦石資源總量達到進口總量的60%左右。對此,國家有關部門應該給予積極的政策支持和幫助。
在中國海運能力薄弱的問題上,羅冰生表示,我國的海運企業要盡快增加鐵礦石海運能力,采用自己單獨或同鋼鐵企業聯合投資造船的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鐵礦石海運能力,實現我國進口鐵礦石主要由自己的運力運輸。當然,國家有關部門也應出臺鼓勵和支持我國企業自己造船、擴大海運能力的政策措施。(記者:周榮祥)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