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發 張宇 攝
|
2008年度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正在緊張對壘,“三對三”的談判已進入第二輪。不出業界所料,談判進行得非常艱難且充滿了火藥味,中國鋼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冰生昨天承認,“雙方的看法、意見分歧很大。”
談判決定著中國購買鐵礦石一年要付出多大代價,牽涉到眾多鋼廠的生存。更重要的,這是大宗資源性商品中較早反映出“中國需求”引起全球貿易格局變動的商品之一,中國正經歷從追隨者到爭取話語權的角色嬗變,因而備受關注。
談判艱難地進入第二輪
鐵礦石是鋼鐵生產必需的主要原料。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同澳大利亞的力拓、必和必拓三巨頭控制著全球70%多的鐵礦石資源,長久以來形成了國際談判的慣例。一般由每一國的最大鋼鐵企業代表該國鋼鐵業進行談判,進而形成該國進口鐵礦石的基準價,談判一般在來年4月之前完成。
近期有關談判的傳言沸沸揚揚,如談判破裂、礦業巨頭獅子大開口等。羅冰生介紹說,目前“三對三”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仍然是三大礦山公司分別與需求方的三大公司一對一談判。其中,寶鋼代表中國鋼鐵業,新日鐵代表日本鋼鐵業,另外是歐洲鋼鐵企業的代表。
據了解,各方從2007年12月份開始第一輪正式談判,分別談完則為一輪。現在已經進入第二輪談判。“據我了解,雙方的看法、意見分歧很大,還在進一步的交流溝通中。”談判目前正處于微妙的敏感期,羅冰生不愿透露更多的細節,但他委婉地表露出談判相當艱難。
寶鋼代表中國企業已經參加了四屆談判,結果都是被迫接受礦業巨頭無理抬高的價位。此次談判能否增強話語權、獲得合理的價格成為最大挑戰。
中鋼協稱鐵礦石“價格扭曲”
全球鐵礦石價格過去三年分別大漲71.5%、19%和9.5%。此前很多海外機構預測2008年鐵礦石價格仍將大漲,麥格理銀行稱將漲50%,美林證券也預測上漲四成。
中國鋼鐵企業已經不堪忍受。中國鋼協昨日提供的數據表明,2007年中國進口鐵礦石3.8億噸,比上年增長17%。其中12月份的到岸價最高居然超過190美元/噸,綜合平均到岸價也達125美元/噸,創歷史最高價位。羅冰生嚴厲指責目前鐵礦石價格是扭曲的,是中國鋼鐵業不可能接受的。
跟去年相比,今年談判形勢更加嚴峻和復雜。首先是海運費持續上漲,使得是以到岸價還是以離岸價為基準價成為博弈的一大焦點。需求方堅持離岸價,這也是慣例;而供給方的礦業巨頭則要求到岸價,希望從中賺取高額海運費。去年巴西到中國港口的海運費一度漲到近90美元/噸,西澳到中國港口的海運費也達40美元/噸。
其次是現貨價居高不下。印度現貨鐵礦石價格隨著海運費“高燒不退”,引得力拓“眼紅”。近日,力拓居然提出將合同供貨量的10%按現貨價出售。由于現貨價比合同價要高出一大截,其做法遭到抵抗。羅冰生表示,中國鋼企確實收到了力拓的書面通知,其做法損害了企業信用,中國鋼鐵企業已聯合起來“接招”,但他拒絕透露具體的辦法。
中國需求是談判最大籌碼
“鐵礦石國際貿易多年來已形成共識,我們主張應以長期合同為主,應以年度一次的談判決定價格,應以離岸價作為合同基準價。”羅冰生說。他強調談判的核心問題是供需關系,中方談判的最大籌碼是我國是鐵礦石最大的進口國,跟最大進口國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才能達到雙贏。
中國需求的力量不容忽視。最新的昨天消息是,寶鋼昨天宣布與必和必拓簽署總量為9400萬噸長期鐵礦石供應合同,必和必拓將在未來10年內每年按雙方認可的價格向寶鋼提供鐵礦石。對此,北京蘭格鋼鐵信息咨詢公司信息總監徐向春分析認為,這對膠著的鐵礦石談判應該起到正面作用,起碼必和必拓延續了原有合同模式,這種姿態說明寶鋼的談判地位在上升。但中國鋼企要想徹底扭轉局勢,還要經過一番鏖戰。(記者 焦立坤)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