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民眾走過北京街頭一張討論通脹議題的巨幅廣告。近期,中國內地股市、房價的持續上漲,使通脹再次成為眾多媒體和民眾關注的話題。 中新社發 武仲林 攝
通脹預期吹起資產泡沫
盡管確有一定間隔期,但歷史表明,從貨幣增加到發生通貨膨脹期間并非風平浪靜。美聯儲曾于2001年開啟寬松的貨幣政策,到2004年通脹抬頭之初開始加息的三年時間里,全面通脹雖未發生,但過多貨幣引發的通脹預期卻在市場中暗潮涌動,助推房地產價格不斷膨脹并形成泡沫,直接為幾年后的全球金融危機埋下禍根。
如今,這一現象似乎在我國某些地區正在上演。半年來,北京、上海等地的房價不斷飆升,一些樓盤的新房價格上漲超過三成,一些地區的二手房價格出現幾天漲幾萬的現象,一些中介甚至推出了“二手期房”的業務,泡沫程度可見一斑。與此同時,在企業經營未見好轉的同時,我國股票市場卻再現火爆場景,股票分析師開始提示投資者警惕資產泡沫。
貨幣的擴張在一部分進入到實體經濟的同時,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外溢至資本市場,推高資產價格,形成資產型通脹。目前,其苗頭已經引起經濟學家的高度關注。就在日前召開的北京國際金融論壇2009年春季報告會上,經濟學家成思危直言,巨量信貸中有部分資金流入到了股市、樓市中,從而造成股市、樓市價格的高漲。
對此專家指出,除了有經濟企穩回暖因素外,投資者基于通脹恐慌而投資股市、樓市也是資產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居民不必對當前還未形成的通脹壓力太過擔憂。
“真正通脹預期的形成,應該是在經濟不僅開始復蘇,而且是在經濟的有效需求已經被激活的階段,形成在推動經濟較快增長進而帶動價格水平也加快上漲的時候!便y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說。
資產型通脹對經濟復蘇的危害顯而易見:在經濟低迷期間,擴張型經濟政策意在通過增加供給來增加就業,最終起到拉動需求、提振消費,使經濟進入良性運行軌道的目的。但如果貨幣過多地進入到資產領域而不是進入到生產領域,就會影響就業和市場需求的改善,吞噬政策效力的發揮,無助于實體經濟的復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