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從希臘發源的債務危機愈演愈烈,許多歐洲國家被迫出臺財政緊縮措施,大幅削減公共支出。這讓早已習慣了高福利待遇的歐洲民眾感到難以接受,各國反對黨也借機發難,社會出現了對政府的信任危機。
然而許多歐洲國家政府認為,只有緊縮才能渡過目前的困難局面,縱然面對民眾的一時不解,也只有放手一搏。
希臘:緊縮迫不得已
作為此次債務危機的發源地,希臘財政赤字高達GDP的13.6%。希臘為獲得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額為1100億歐元的資金支持,必須在未來3年實施嚴厲的緊縮政策,并將財政赤字降到歐盟規定的3%上限以內。
一些希臘民眾對此表示不滿。過去幾個月來,首都雅典幾乎每周都會發生示威游行。
盡管遭遇工會和部分民眾的反對,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多次表示,如不實施緊縮政策,希臘將面臨破產威脅。
希臘副總理潘加洛斯說,一些民眾對新出臺的緊縮政策有看法,這可以理解。新政實施后,希臘民眾的生活方式將發生變化,收入將減少,但民眾也明白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出路。
“帕潘德里歐在(去年)選舉之初個人支持率為48%,現在卻達到了53%。說明政府的政策是得民心的,”潘加洛斯說。
德國:政策引發質疑
盡管歐洲債務危機尚未對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造成嚴重影響,但默克爾政府的危機應對方式已讓德國社會彌漫著一種緊張氣氛。
德國內閣5月先后批準了向希臘提供約224億歐元緊急財政援助的法案和歐盟財長達成的7500億歐元一攬子救助方案,德國將對其中的1230億歐元信貸提供擔保。
本月初,總理默克爾宣布了德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財政緊縮計劃,在未來4年里政府將削減財政預算816億歐元,財政緊縮計劃的實施主要通過削減社會福利、大幅裁減政府工作人員、取消稅收優惠及部分財政補貼項目。
分析人士認為,德國政府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選民對政治產生懷疑,歐元危機、金融市場危機以及德國總統突然辭職,讓選民無所適從;其次政府財政捉襟見肘,無法兌現上臺時承諾的醫改和稅改。
德國電視一臺上月底公布的民調顯示,只有20%的德國民眾對現政府表示滿意,58%的被訪者認為前政府要好于現政府。默克爾本人的支持率也降到了48%,為4年來的最低點。反對黨和工會都表示反對默克爾的緊縮政策,并警告它將引起一輪抗議潮。
法國:社會缺乏信心
受債務危機影響,法國經濟增長放緩,法國全國統計和經濟研究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法國經濟今年第一季度僅增長0.1%,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長率還低0.4個百分點。法國政府確定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為1.4%,但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實現預定目標不容樂觀。
為應對歐元區危機,薩科齊政府計劃將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2010年的8.2%降至2012年的4.6%。薩科齊已宣布,將凍結國家公共開支和對地方市政撥款的規模,裁減公務員崗位,逐年縮減醫療保險支出增幅,以實現法國公共財政長期平衡。
由于法國長期實行高福利政策,縮減醫療保險支出增幅將引起社會不滿。專門負責調解民眾與公共管理機構關系的共和國調解專員德勒瓦最近指出,法國社會正處于“焦慮”狀態,民眾普遍憂心忡忡,對未來信心不足。
法國全國統計和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法國失業率從2009年第三季度以來保持在9.9%的水平,為二戰后的最高點。經濟問題加深了貧富差距和社會矛盾,誘發治安問題。青年群體受失業打擊最大,因此在巴黎周邊移民和移民后裔聚居的衛星城治安情況不斷惡化。
意大利:利益群體對立
盡管意大利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高于歐盟平均水平,但公共債務水平之高在發達國家中位居前列。因此,面對債務危機,意大利迅速制定了降低債務水平和削減政府支出的計劃,包括削減公務員工資和加強稅收等,這涉及到廣大國營部門工作人員的利益。
反對黨認為政府出臺的措施解決不了問題,國營部門員工將為此承擔“不合理”的損失。反對黨已計劃發動全國性示威游行,抗議政府的財政緊縮措施。
而民眾根據自身利益不同分為兩派:一派要求采取更嚴厲的應對措施,防止經濟狀況惡化;另一派則反對作出犧牲,準備走上街頭,抗議政府的緊縮政策。
可以說,就債務危機引發的緊縮政策而言,意大利政壇和社會的穩定取決于不同利益集團對犧牲自身利益的容忍程度。
英國:甘冒緊縮風險
由于英國不屬于歐元區國家,在經濟和貨幣政策方面不受歐元區經濟政策和歐洲央行支配,因此在此次債務危機中所受沖擊較小。
但英國政府也對自身的巨額財政赤字感到擔憂和警惕,因此正采取有力甚至嚴厲的措施,努力迅速削減赤字,保持經濟的長期穩定復蘇和增長。
英國首相卡梅倫最近不斷為大幅削減財政赤字計劃作輿論準備。他說,英國的財政赤字問題比人們原先想象的更嚴重,因此削減財政赤字將是新政府的第一要務。
卡梅倫同時警告說,財政緊縮將影響到英國的經濟、社會乃至每一個人的生活,并且將持續許多年。
據英國特許人才管理開發協會估計,如果英國政府全力削減財政開支,國營部門可能將裁減72.5萬個工作崗位,超過該部門員工總數的十分之一。到2012年下半年,英國失業人數將上升至295萬,并且這一數字將一直保持到2015年。(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胡小兵、李明、梁業倩、王星橋、王振華報道)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