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等待良久的股指期貨將迎來“首映禮”。4月15日,針對這一創新工具的誕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作為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經受過極端“壓力測試”的場內基礎衍生品,股指期貨上市將為投資者提供方便高效的避險工具,卻不是一個適合散戶過度參加的市場。
為股市進行風險轉移
“在金融危機中,股指期貨穩定市場、管理風險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示。”巴曙松告訴記者,他最近曾就股指期貨做過一次研究,根據對30個市場從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后的跌幅統計,22個推出股指期貨的國家,股票現貨平均跌幅為46%,而8個沒有推出股指期貨的國家,股票現貨指數平均跌幅高達69%。
對于股指期貨可能會面臨“清淡”的開局,巴曙松認為,盡管股指期貨在全國的開戶情況并不算活躍,但這主要是體現監管者的一個思路:高標準、穩起步,一點點推進,不希望一下子就很火爆,進而引發一些風險。
散戶不適合過多參與
巴曙松認為,從發展趨勢看,股指期貨不是一個適合散戶過度參加的市場,風險非常高。
巴曙松表示,股指期貨的推出可能會帶來資本市場的金融服務和客戶群體的市場細分。他對可能出現的客戶細分作了一個十分有趣的比喻:喝烈性白酒的投資者,會集中到股指期貨市場;喝紅酒的投資者,會逐步集中到股票市場;喝啤酒的投資者,往往會集中到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以及基金產品。這樣,就逐步形成客戶細分。
金融產品將更加豐富
巴曙松表示,作為重要的資產配置工具,股指期貨上市后,將會對中國的金融市場的結構產生積極影響,金融產品設計也將更為豐富。
“要么是風險小,但回報很低的儲蓄,要么就是回報高,但風險很高的股票。但中間這些產品,我們要去設計他,沒有這些金融衍生品,就很難去設計和鎖定風險。”巴曙松告訴記者,這些衍生品從股指期貨和期權的推出之后,再有很多產品,就能夠把風險和收益放在這一區間,給普通老百姓正合適。
本報高級記者 白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