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10年提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發展中小城鎮和轉變發展方式等調整措施,被各界廣泛認同。
如何看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17日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專訪,從宏觀經濟正常化、信貸投放重要指標和管理通脹預期等幾個層面,做了詳實的解讀。
NBD: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結束,考察和把握2010年的宏觀經濟走向,應把握那幾條主線?
巴曙松:我認為必須從三個層面恢復到正常化狀態:一是宏觀政策如何從應對危機時期的超常規刺激政策中平穩退出,并轉向正常化;二是如何在相對溫和的增長環境下推進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調整的正常化;三是如何在全球新的背景和后金融危機環境下推進中國的經濟發展正常化。
明年信貸投放約7萬~8萬億
NBD:你所說的宏觀經濟政策正常化指的是什么?
巴曙松:無論是全球經濟還是中國經濟,觀察2010年宏觀經濟走勢很重要的切入點之一是宏觀政策的正常化,即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退出。
“正常化”和“退出”意味著宏觀經濟政策將從2009年的超常規狀態,選擇適當的時間窗口和政策工具,逐步回到正常宏觀經濟環境下所需要的正常化宏觀政策。
所以,討論退出機制成為2010年必然要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這條線索會成為觀察2010年宏觀經濟的一個重要主線。
NBD:可不可以說,信貸投放是觀察經濟正常化的重要指標?
巴曙松:的確是這樣。在當前中國以間接融資占主導的融資結構下,信貸始終是觀測宏觀經濟正常化的重要指標之一。
信貸投放量在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成為了2009年最突出的政策主線,也成為2009年影響金融市場最為顯著的經濟變量。
今年1~11月份的信貸投放9.21萬億,按2009年下半年的速度簡單推算,2009年的信貸投放9萬~10萬億之間,如此高速的信貸增長水平不太可能持續。
如果預計2010年GDP增長9%~10%,CPI3%左右,預留3%到5%的適度寬松的空間,2010年的貨幣信貸增長大概就在17%到18%的增長。根據歷史上宏觀經濟運行正常情況下的信貸投放增長,2010年信貸投放大概在7萬~8萬億之間。
通脹還須看資產價格
NBD:各方面的因素顯示,2010年通脹壓力很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管理通脹預期”,如何管理?
巴曙松:宏觀經濟政策正常化的另一個很重要的角度是管理通脹預期。管理通脹預期在研究界也有分歧。有觀點認為2010年通脹只是預期,CPI大致只有3%左右,其中還有1%左右的翹尾因素。因此提出管理通脹預期過于超前,不利于經濟的復蘇。
事實證明,無論是宏觀決策還是金融市場投資決策,CPI和PPI的預警性是值得懷疑的,在不少時期往往還成為經濟運行的滯后指標。例如,在上一輪經濟周期中,GDP增長在2007年二季度已經達到階段性的頂點,進入回落周期,但是CPI依舊上行,直到2008年二月才達到頂峰。
因此,在2009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管理通脹預期”,實際上清晰看到了通脹不僅表現在CPI、PPI上,還往往表現在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地產價格上,還表現在一些不在CPI統計覆蓋范圍內的商品上。
消費面臨重要拐點
NBD: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調整政府管理與市場需求功能?
巴曙松:重點在于培育非政府的市場需求。宏觀經濟政策正常化的另一個需要關注的是政策的著力點應當是培育非政府的市場需求,降低對政府投資需求的過度依賴。
關于激發市場的需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很多領域做了重要部署。第一,怎么激發除政府之外的企業投資需求,防止大型壟斷企業在一般領域進行過度擴張。通過降低醫療,金融、通訊等這些社會投資領域門檻,來激發社會投資。第二,鼓勵消費。200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考慮到價格因素)可能將達到近二十年來的最高點,這可能意味著中國的消費轉型、以及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度提升面臨一個重要的拐點。( 徐奎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