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2日電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每月談”上,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說,現在1—9月,全國新增信貸是86665億人民幣,這個信貸數量確實比較大。但對于信貸發放要算二筆賬,簡單地用經濟學模型推導出“通貨膨脹”不準。歷史上沒有單純的因為流動性問題出現過通貨膨脹,它一定要伴隨著經濟過熱而產生。
信貸方面還有幾個數,我們投放8萬6千億,今年1—9月,企業新增存款4萬8千億,新增存款當中如果和去年同時比,凈增3萬4千億。企業利潤1—2月份負37.3,企業上哪兒來的這么多存款?我把數字擺出來,你們來分析。這兩個數大家不一定清楚,1—9月份全國新增貸款86665億人民幣,但同時企業新增存款4萬8千億,比去年凈增3萬4千億。這是第一筆賬。
第二,我們考慮現在流動性問題時還要看到一個問題,我們知道經濟學的經典公式,市場上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等于貨幣發行量乘以貨幣流通速度。現在整個社會去年下半年遇到這么大的危機,貨幣流通速度是減緩的,這種狀況下,雖然信貸貨幣投放量增加了,但是由于貨幣流通速度是在減緩。我舉個例子,過去貨幣流通速度一年5次,發了一萬億,差不多等于5萬億。現在貨幣流通速度就一次,發4萬億是過去的4倍,還不到原來整個貨幣流通量的狀況。回過頭來我還不主張用這些模型去推導,這個東西太簡單,簡單的推出通脹不太準。
歷史上沒有單純的因為流動性問題出現過通貨膨脹,它一定要伴隨著經濟過熱,歷史上一定是經濟過熱,再加上貨幣投放。比如1994年的CPI是24.1%,1994年投資增長率超過60%,所以一定是經濟過熱再加上貨幣投放。單一的貨幣投放速度不會導致這個問題,它是一個綜合問題。2006—2008年這幾年物價上漲,一個是生豬短缺,供給問題,另外是輸入性通脹,還有經濟通脹由偏快轉向過熱的情況。
只要我們把整個宏觀經濟把握在處理好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只有經濟平穩,我們才能做第二件事,就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如果我們把“保增長”更多的思路放在調結構上,經濟在平穩增長基礎上,我們可以抓調整結構。這個時候我們抓調整結構就不是刻意追求增長速度。第三個問題就是穩定管理和通脹預期。 (據中國網文字直播整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