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基本結束之后,經濟復蘇的局面不會馬上到來。最近,有專家非常生動地評論:最壞的時期過去了,但最好的時光也過去了。言下之意是,金融危機前二年的蓬勃時期——消費活躍、不動產價格堅挺、發展中國家出口旺盛、外來投資頻繁、居民資產性收入增加等等的優勢局面,很難在最近一個時期里找到昔日的影子。雖然,我們不愿意看到這種局面,但這卻是符合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的。而且,隨著中國經濟介入全球化進程的提速,就越會體現出其一般規律性。
目前,包括上海在內的大中城市里,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一方面政府統計部門的逐月數據都在向好的方向轉變,但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和城市居民卻不認可出現積極變化的這種判斷。比如說:當政府職能部門請群眾放心,表示尚未出現通貨膨脹的苗頭;但老百姓卻很擔心大規模的貨幣投放,必然要出現通貨膨脹。又如:當統計數據顯示,1至8月的居民收入有明顯增長時,網上的民意中認為收入不增長甚至有所下降的卻占多數。這是什么原因呢?到底是政府部門統計有誤,還是統計部門不專業呢?其實,這都不是主要原因。而是金融危機結束后,經濟發展面臨著進入一個“滯漲期”的問題。
因為,中國經濟創造的大發展、高增長的奇跡,也由于上海過去15年的光輝業績,人們對于“滯漲期”這個概念已經很陌生了。所謂“滯漲期”,是經濟發展中的過渡性現象,往往喜憂參半。其特征是:經濟確實是在增長狀態的,但物價也在醞釀著新一輪的上漲行情;人們的收入有所提高,但勞動強度或加班時間也增加了;新興產業雖然開始形成亮點,但離成功的生產方式還相差很遠;金融機構大體上完成了重新組合,但對中小企業的放貸仍然小心翼翼,使得經濟的微觀層面無法激發活力;公共部門也在努力付出,但財政的增長水平卻十分低下,對民生的支持力度出現了強弩之末的跡象。 “滯漲期”,其實分別在1976—1977年、1988—1989年的中國,出現過兩次,而當時的困難比目前要嚴峻得多。
今天,我們也面臨著一個新的“滯漲期”的到來。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情況:東南沿海地區的企業生產開始進入復蘇軌道,但產品訂單并不穩定,企業不愿意和勞工簽訂長期工作合同;隨著十月消費“黃金周期”的到來,商業和旅游業開始紅火,但利潤的增長具有嚴重的不確定性;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有可能引領未來經濟的發展潮,但也面臨投資雷同化而后收益低下的局面;各級政府依然在努力確保民生,但財政補貼的強度已經明顯削弱,同時,水、電、燃氣等公益產品面臨漲價的新行情。顯然,“滯漲期”越短,未來信心越足;反之,則痛苦指數明顯。而我希望,眼下要面臨的這個新“滯漲期”,能夠在半年左右的時間里消化掉。(王泠一)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