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7日電 美國經濟復蘇初露訊息,但新興亞洲卻因金融海嘯受創淺、經濟振興方案效益發酵,企業盈余反轉向上,吸引全球熱錢注入。富達投資資深協理凱瑟琳.楊恩(Catherine Yeung)透露,從今年2月起,隨著風險偏好恢復,外資資金恢復投資亞洲,單以臺灣股市為例,散戶比例由去年55%上漲到70%,顯示市場信心恢復。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凱瑟琳表示,亞太區股市除日本外,幾乎都從去年11月低點開始復蘇,相較于其它股市,漲幅驚人。
根據EPFR統計,亞洲(不含日本)股票型基金年初迄今已吸金140.92億美元,遠勝于拉美、歐非中東基金。亞洲經濟成長前景持續強勁,預估今年GDP成長率將達5.5%,2010年達6.9%,比起美、日、歐盟今年約-2%衰退幅度,明年持平表現,新興亞洲表現亮眼。
凱瑟琳指出,原來的金磚四國(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應該再加上經濟成長強勁的印尼,成為金磚五國。
凱瑟琳表示,金融海嘯后,亞洲各國注入龐大資金,推動亞洲各項基礎建設的興建,對此區股市是一大利多,且這項振興方案也讓亞洲成為促進全球經濟成長的動力。
凱瑟琳表示,亞洲各國的振興經濟支出是前所未見的,其中中國大陸比重最高占72%;其次是韓國占9%;印度占8%;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泰國、中國臺灣各占2%;菲律賓、新加坡、印尼則占1%。其中中國大陸投入金額高達100億美元,單基礎建設就占GDP比重8%到9%,復蘇力道驚人,以往中國以出口導向的經濟體系,也將逐漸轉移至內需市場。
以投資人角度觀察,凱瑟琳認為,擴大內需造就更多工作機會,也間接促成民間消費升溫。中國近來興起不少自營品牌,包括運動明星自創的運動用品李寧,股價頻創新高;中國自營液晶電視在市場占有率也越來越多,尤其二、三線城市消費力不容小覷。
凱瑟琳預估,亞洲各國振興方案,主要著眼于基礎建設發展,預估有38億人受惠于計劃性都市化政策,不論是交通運輸改善或是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都將進而帶動亞洲消費者與中產階級的崛起。尤其中國加印度占全球人口38%,龐大的消費人口是支撐亞洲經濟持續成長的關鍵。
相較于歐、美、日人口日益老化問題,凱瑟琳指出,亞洲不含日本區域顯得生氣蓬勃,具有強勁人口成長,此區勞動人口成長率最高,年輕人口將帶動內需消費市場持續成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