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投資公司老總趙軍覺得最近銀行的苗頭有些“不對了”。
趙軍的公司主要是做貸款中介,幫助公司和個人從銀行取得貸款。他幫客戶做的一筆150多萬住房按揭貸款被銀行批準一個多星期了,但房款至今還沒有到賬。“客戶資質很好,而且是首套住房。以往貸款獲批后,兩、三天錢就能到賬,可最近要一、兩個星期。”趙軍說。依照趙軍的經驗,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歷來是銀行的優質業務,銀行最重視、最支持,“如果連這塊業務銀行放款都這么不爽快,那就說明銀行開始收緊‘錢袋’了。”
趙軍做貸款中介已近10年,對“行情”變化極為敏感。在企業貸款方面,他發現了同樣的問題:某銀行500萬元以下的小企業保理業務利率上浮了10%-15%,審批時間也明顯延長。
趙軍畢業于某知名大學會計系,在跨國公司做過財務主管,隨后自己開辦了投資公司,是上海為數不多的“老牌”貸款中介之一。
幾年下來,趙軍發現,上海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量與銀行貸款政策的松緊高度相關,而且基本上是后者決定了前者。上海住房成交量今年7月比6月下降了5.6%。中原地產對150多家門店的監測顯示,8月各門店看房的客人比7月下降兩成左右。趙軍語氣堅定地說,“不論銀行怎樣解釋,這種現象一定對應著銀行房貸政策的收緊。”
實際上,滬上多家銀行已經把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從三成提高到四成,貸款利率從基準利率七折提高到八五折。某地方性銀行不僅不再對二套房貸利率打折,甚至提高至基準利率的110%。另外,住房抵押消費貸款在上海已經基本停辦。
銀行對公業務也存在審批時間延長、利率上浮的情況。趙軍說,“我知道上海一家本地銀行已經不能做大的項目貸款了,新增業務沒法開展。只有客戶還了貸款才能再貸出去一部分。”這里面的原因很簡單,上半年大量投放的貸款已經讓這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降至8%的監管底線。
每年下半年,尤其第四季度,都是銀行貸款投放的“淡季”:早投放早受益是銀行的信條。但趙軍感到,今年的情況顯然與往年不同,“今年的信貸淡季來得特別早。”
趙軍認為,由于競爭激烈,上半年銀行的合作費用,包括給中介機構的回傭等,都比往年高,利率卻比往年低很多,加上上半年銀行的巨量信貸投放,銀行目前已經毫無動力再擴張信貸。與各家銀行的信貸員打過交道之后,趙軍發現,盡管信貸員的指標沒有減輕,但銀行的審批時間明顯加長,項目的審批通過率明顯降低。
銀行更多地在為明年的業務做鋪墊:積累客戶資源、完善流程管理,再搞些產品開發。
“有些銀行的領導親口跟我說,不補充資本金,今年剩下的時間銀行別想再做增量業務。我感覺資金面不那么寬裕了。”趙軍說。
情況可能比趙軍料想的還要嚴峻。
某券商研究部上周對當前的信貸形勢進行了密集調研。結果顯示,信貸形勢變化更有可能是因為銀行放貸能力不堪重負,或者是因為已放的7.7萬億新增貸款暴露出了較多問題而被迫收縮。后一個問題至關重要。
該券商在調研中發現,一家剛剛實現商業化轉型的銀行近期在自查過去幾個月的貸款項目時發現,問題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上。有些地方政府平臺在做項目融資時,自稱有30%的資本金,資金證明也是真的。結果很多項目的自有資金只占到10%,其余全部是銀行貸款。這對銀行而言風險太大。由于地方投融資平臺的征信系統不到位,審貸時,銀行很難發現一個項目多處融資的情況。在各家銀行放完貸款之后,上述情況又很容易查到。這就屬于嚴重違規。目前難以確定違規量的占比,如果太大的話,則已經涉及到銀行的安全運營問題了。
上述問題,將可能使信貸規模面臨為時更長、情況更復雜的被迫式調整。(高改芳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