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周,14家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9家公布了2009年中期業績,多數表現強差人意。其中3家凈利潤同比出現負增長、6家凈利潤增長幅度大幅下滑,四大國有銀行當中,建設銀行更是出現負增長。
息差收窄阻礙盈利增長
多家咨詢公司發出報告認為,上半年銀行的大規模信貸投放使銀行不得不犧牲利潤來保證撥備,在天量信貸的大背景下,利差的大幅收縮無疑是銀行利潤增長的最大阻礙。當中,市值最大的工商銀行在今年上半年貸款增速高達18.9%,但由于利差相比收窄了0.75個百分點,導致凈利息收入下降了11.2%。
行內專家指出,在凈息差大幅下降的環境當中,中資商業銀行并沒有借勢加大中小企業貸款以提高貸款議價能力,沒有以豐富貸款結構的方式去扭轉大環境的不利局面,相反選擇了簡單地以更大規模的信貸去抹平息差下降的影響。但市場人士預計,下半年隨著央行最終走向升息通道,凈息差狀況將有所好轉。
保資本充足率影響利潤
天量信貸導致銀行資本充足率普遍下滑,可以說銀行業已透支了下半年的發展空間。在已發布中報的9家銀行當中,7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南京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從今年年初的24.12%大幅下降到6月底的15.2%,下滑幅度達到9個百分點左右。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等三家大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也分別下滑了0.97、0.19和0.9個百分點。
同時,在上述8家銀行中,7家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同期下降,南京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更是從年初的20.68%降至13.31%,深發展、華夏、民生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5.08%、6.84%、5.9%,已經低于7%的監管要求,如果銀監會最終落實《關于完善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機制的通知》,把銀行交叉持有的其他銀行次級債從附屬資本中扣除,國內銀行特別是股份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將更難達標。
業內人士稱,資本減少趨勢無疑意味著未來風險的加大,同時對其未來的可持續經營帶來影響。通過改善信貸投放結構,加大中小企業等銀行議價能力更高的貸款,也能彌補利差收窄的損失。這一策略在地方銀行已取得成功,央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的檢測結果顯示,上半年該地區民間借貸加權平均月利率達1.073%。
目前約半數的次級債由銀行間互持,而對于《關于完善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機制的通知》落實后可能帶來的資本金壓力,專家認為這或會令銀行更積極把所持次級債轉讓給保險公司等機構,同時將采取多種股權融資方式補充資本金。(崔燁 潘潔)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