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近日備受爭議的哈爾濱水價聽證會上,13名消費者中只有一名退休教師堅決反對漲價,但得不到發言機會。而據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消費者代表中的“退休職工”、“下崗職工”身份也普遍存疑,一位“退休職工”告訴記者,他是哈爾濱某公司董事長,不到退休的年齡,也不是退休職工。
一個大型城市的水價聽證會,結果可能影響到上百萬市民的切身利益,不可不慎重。然而,哈爾濱市的水價聽證會,卻讓人有種“忽悠”人的輕浮感。先是聽證會代表被曝出身份可疑,沒有退休的公司董事長成為“退休職工”;再是所謂的“下崗職工”當天根本沒有到場;而一名貨真價實的退休教師,卻總是得不到發言的機會,最后不得不扔掉手里的礦泉水瓶以示抗議。這樣真正消費者缺席,尤其是受影響最大的普通公眾代表缺席的聽證會,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這樣的聽證會,又如何能取得公眾的信任,而它的聽證結果又如何讓百萬消費者信服?
我們知道,越是家庭經濟條件差的普通公眾,他們對物價變化的反應就越是敏感,特別是對于諸如水、電、煤氣、供暖等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必須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和回落,他們更是時刻關心。而當這些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出現變動的時候,首先受到影響和受影響最大的就是他們。正因為如此,收入水平偏低的公眾,他們的聲音才是各種價格聽證會上最需要被聽到的聲音,也是最應該得到政府有關部門重點關注的聲音。
某些時候,有關部門與其說是聽不到他們的聲音,還不如說是對他們聲音的有意回避。從被聽證會舉辦方“精心選擇”的消費者代表來看,不是莫名缺席會議,就是身份被指造假,而對于提出反對意見的消費者代表,卻一點也不給發言的機會。如此一來,那些真正為普通公眾代言的代表,就被徹底“屏蔽”了,聽證會也就在這種精心安排的掌聲一片中,得到了他們期待的“漲聲一片”的結果。
有關部門舉行價格聽證會如果程序讓人生疑,結果也就肯定不能讓公眾信服,從常理來看,“被代表”的聽證會就是一種欺騙,而這種欺騙傷害的不僅僅是百姓的利益,同時還有政府多年來樹立起來的誠信形象。一段時間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政府誠信體系建設,舉辦各種類型的聽證會聽取民聲接受監督就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但有些部門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對于這種嚴重破壞政府誠信形象的假聽證會,有關部門要站出來查清楚,給公眾一個交代,堅決維護誠實守信的良好形象。(苑廣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