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門”還在向深度發酵,但大致的勝負結果已經出來了。從海口工商局局長的調離,可以看出政府息事寧人的態度。但據此我們就認為商人勝利了嗎?
現實更為復雜。簡單地說商人的勝利,會忽略一些重要的細節。最大的疑慮是:這是一個“農夫”的勝利,還是所有商人的勝利?是“農夫”真冤,還是對手太弱?如今還分不清楚。無論是農夫,還是統一,為生死而爆發出來的力量讓人側目。一時間,幾乎所有媒體都被調動,從一開始一致的指責,到最后一致的同情,這中間戲劇性的扭轉,是我們對農夫的產品有了顛覆性的信任了嗎?并不一定。有網站調查顯示,目前仍然有近60%的消費者不愿購買農夫山泉和統一的三款飲料。但同時,也有85%的網友認為“砒霜門”事件沒那么簡單,幕后一定有人在策劃。在“有毒”與“有黑幕”之間,我們這些看客只是選擇了一個更該相信的說法。這就要看是農夫和海口工商,哪一個的信任度更高些。
其實,無論選擇哪個我們都不高興。作為消費者,“有毒”和“有黑幕”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選項。但“砒霜門”唇來齒往,就是沒有“食品安全”一項。
這才是諷刺的地方。一個本來是食品安全的問題,卻跟食品安全一點關系也沒有。所以“農夫”很清楚這一點,公關重點根本不在這里,話里話外都在指明對手有“黑幕交易”。重要的是,我們居然相信了,開始同情起農夫的“竇娥冤”來。
消費者情感扭轉在很大程度上與商人龐大的公關能力有關,而政府在這一方面卻行動遲緩。商人公關行為的堂而皇之,他們對自身不利的輿論,有計劃、有組織的辟謠也好,掩蓋也好,比政府迅速、有力。反觀海口工商局居然拋出“我們有不接受采訪的權利”之類的話語,不僅讓人瞠目結舌,何來一點點公關的想法?
原因在哪里?政府的信譽是先天的,有個碩大的“海口工商局”牌子在那里,它的信譽初始值是100。商人的信譽是后天的,需要一瓶一瓶農夫山泉去賣,它的信譽初始值是零。但初始值并非不會變化。因為初始值是100,除非特殊時期,比如戰爭,政府就不得不面對做“減法”的現實,因此對政府而言,維護滿分是一個永遠的任務。
商人的信譽是一個有形的實體,直接關聯企業利益,所以它必須千方百計地做“加法”。或許可以將海口工商局局長的離職算為一種公關行為。但不要以為這樣就能讓信譽會自動回到滿分狀態。很多人都意識不到,從牌子豎起的那一天,關于初始值的游戲就停不下來,不是換人就能解決問題的。
所以,嚴格地說,商人并沒有勝利,或者說僅僅是公關的勝利,商人們巧妙地打了一張“沒有最黑,只有更黑”的牌。堂堂正正的勝利應該回歸到“砒霜”問題上來。如果真的一點問題沒有,農夫就該繼續“得理不饒人”,打一個徹徹底底的翻身仗,而不是指著對方的黑幕說話,欲語還休,遮三掩四。我們希望看到的商人的勝利應該是:掌握了法律,而不是那些所謂的“黑幕”。(陳凈)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