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日晚上從海口市工商局獲悉,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復檢,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的3種抽檢產品全部合格。1日17時,海口市工商局從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拿到復檢結果。結果顯示:被海口工商局送檢的由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生產的3種飲料檢測結果全部合格。復檢結果出來后,海口市工商局連夜向相關企業進行通報,同時向所屬工商分局及工商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停止下架行為。(12月2日新華網)
隨著海口工商局對外宣稱兩家企業生產的3種飲料復檢全部合格,“砒霜門”事件的發展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但在筆者看來,“砒霜門”事件不能因為復檢合格便宣告完結,該起事件的真相依然尚待進一步還原。
之前便有論者指出,飲料中總砷含量的檢測,并不是個高難度、高科技含量的活,一般檢測機構的一般檢查儀器便能完成。現在,如果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復檢全部合格”這一事實成立,那么,公眾不難推斷:海口市工商局起初公布的飲料砷含量初檢超標這一結果,有“說謊”的嫌疑。如此一來,公眾難免會追問:造成這種局面產生的原因,是海口工商局的“一時失誤”,還是如農夫山泉之前質疑的那樣事件背后有強大的“黑手”操縱?
在這些真相還原之前,相關職能部門及時進行徹查,大有必要。一方面,相關部門有必要徹底還原兩家企業和海口工商局到底誰是“清白”的。既然復檢結果確鑿無誤,兩家企業確被“冤枉”,甚至是被“陷害”,那么,相關職能部門就應該勇于站出來承擔應有的責任,為這兩家企業“主持公道”。因為,該起事件的影響已經對兩家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農夫山泉稱由此造成的損失至少在10億)。
另一方面,相關職能部門徹查并用信息公開的方式還原該起事件真相的過程,也是將食品安全檢驗及警示等諸環節再次梳理、盤點的過程。根據此前的報道,在該起事件中,海口工商局在前期檢驗、履行告知以及信息發布等諸環節中,均存在程序失當的問題。經此事件,公眾有理由發出這樣的追問:飲料以及其他食品的檢測以及預警發布,正當的法定程序到底是如何的?這個牽涉到多部門的程序目前是否足夠迅捷、流暢?如果尚存在一些亟待改進的瑕疵與紕漏,相關職能部門又將如何改進,以進一步理順并完善食品安全預警機制?(李記)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