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四季度國際金融危機波及中國零售市場時,行業內外普遍認為奢侈品將在這場風暴中首當其沖。而今年9月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在金融危機中,中國是奢侈品市場惟一正增長的國家。LV們如何實現逆勢增長的?這得從LV在中國的象征意義說起。
近日一項有關中國人最愛的奢侈品調查結果顯示,LV是最受國人喜愛的服飾品牌,而卡地亞則是珠寶和鐘表的頭牌。有一種說法是這樣描述的:中國人,不管他有錢、沒錢、假有錢、假沒錢;不管他是富豪、暴發戶還是虛榮小白領,關于奢侈品、關于大牌,想到的第一個品牌,永遠是LV,而LV、卡地亞、Gucci等奢侈品大牌們也被視為時尚標志、身份象征。
品牌決定話語權。巨大的品牌號召力讓LV們在與零售渠道的博弈中始終占據主動。高檔商場往往會為了引進某家大牌而做出巨大的讓步,減免租金、降低抽成、升級環境,甚至提供裝修。用京城某著名高端百貨老總的話說,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是商界規律,人家100多年立下的牌坊本身就是對商場形象的提升,交點“沾光費”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即便面對這些一般品牌想都不敢想的優待,LV們還要挑三揀四,擇優而入。被認為是北京高端百貨旗幟的燕莎友誼商城里覓不到LV的身影,而賽特購物中心也留不住卡地亞的腳步。
不少人發出這樣的感慨,LV 的品牌力量確實太強大了。“這個有著一個半世紀歷史的奢侈品領導者,以‘絕不降價’市場策略保持了品牌形象和地位,安然度過了三次經濟危機和大蕭條時代。不打價格戰使得LV儼然成為奢侈品品牌中的定海神針,不僅如此,每年5%左右的價格漲幅,使得它的部分經典款手提包甚至具有了投資保值的價值。”
但是,這一次金融危機,LV的“不降價”破例了。從今年初開始,LV在國內22個城市的專賣店除手表、珠寶等個別品類外均進行了2%-7%的價格下調。隨后引發了奢侈品的降價暗流,Ferragamo、Gucci、Fendi、Dior、Celine、Paul Shark等大牌悄然跟進調低了今年新貨的零售價。盡管LV聲稱調價是因為歐元貶值,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面對萎縮的歐洲市場,LV們不得不把更大重心轉移到中國。而時隔5個月,LV再次爆出“新降價”的傳聞,讓旁觀者嘖嘖慨嘆,不管多大的品牌,都要向銷售額低頭。與大家一樣,LV們的逆勢增長也離不開價格杠桿的調節。
不過,對于商場老總們來說,LV們的降價也許是“最壞年代里的最好時光”,它揭示出一個道理:帶著耀眼光環的大牌,依舊要向市場妥協,這就像達官貴人不比平民百姓能抗得住饑餓一樣。所以,能否引入LV們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與其做出巨大的犧牲、慣出LV們趾高氣揚的驕氣,不如埋頭打造商場自身的品牌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因為我們背靠著迅速增長的奢侈品消費市場,而這也正是LV們的命門。(白森森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