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統計,今年1月至7月,我國商業銀行次級債發行量已超1600億元,比2008年全年商業銀行發行次級債總量(736億元)的兩倍還要多。業內專家稱,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次級債的發行將會出現多贏的局面:銀行擴充版圖、投資方贏取利潤、企業獲得穩健的融資環境。
是補充血液,更是搶占市場
中國工商銀行7月23日發布公告稱,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公司于7月16日至20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次級債券人民幣400億元。至此,我國商業銀行今年1月至7月次級債發行量已超1600億元。
突破常規的事情總會引起人們的疑慮。商業銀行此時批量密集發行次級債,是否另有隱情?
“商業銀行在現階段發行次級債,與寬松的信貸政策沒有必然的聯系,主要還是與新《巴塞爾協議》有關。”有別于其他專家的觀點,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助理李建軍教授并沒有把“次級債”和上半年“巨額信貸”綁在一起。
據媒體報道,5月份,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主席Nout Wellink表示,將要求世界范圍內的銀行進一步提高最低資本充足率,以應對下一波可能出現的金融危機。
“而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與國際水平相比還比較低,而且以核心資本為主,因此通過發行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是必然的選擇。”李建軍進一步分析道。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副主任呂隨啟則對次級債現象進行了全新的解讀。他認為,從2008年年底起,中國經濟就已經開始逐步見底復蘇,各大銀行也有了進一步拓展市場的需求,而當前低利率的經濟環境無疑成了催化劑,于是一場發行次級債的熱潮撲面而來。
“寬松的信貸政策雖然使銀行有了補充新鮮血液的需求,但拓展業務、搶占市場,才是這場次級債發行運動最深層的原因。”呂隨啟如是說。
次級債發行帶來多贏局面
說2009年是次級債發行的黃金季節,一點都不為過。
自建設銀行2月24日公告稱將發行300億元次級債券以來,各大銀行磨刀霍霍、你方唱罷我登場,爭相在次級債券市場上搶占地盤。
5月20日,農業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通過簿記建檔方式成功發行次級債券500億元。
6月30日,中國銀行發布公告稱,將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400億元的次級債券。
而工商銀行也不甘人后,于7月16日至20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次級債券人民幣400億元。
一時間,銀行發行次級債成為熱潮。
無論是何種原因促使各大銀行掀起發行次級債的熱潮,顯而易見的是,發行次級債并非唯一有效的方式,增發新股、引進戰略投資等都可以達到補充資本的目的。即便是發行債券,也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式。緣何各大銀行都鐘情于次級債呢?
“與增發相比,次級債在發行手續上相對便捷,又比混合資本債券在償付時更加優先,容易為市場接受,所以發行次級債成為商業銀行的主流選擇。”業內人士一語道破天機。
“次級債周期性長,在當前低利率的經濟環境下,銀行做了一筆非常合算的交易。”呂隨啟表示。同時,對于債權人來說,這些收益雖小,但也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次級債發行或受限
“雖然單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因次級債發行成功而有所提高,但整個銀行系統資本金并沒有實質性增加,銀行系統風險并沒有分散到系統以外,仍然在這個系統內部循環。”一業內人士對次級債密集發行的前景產生憂慮。
從短期看,雖然次級債的發行實現了雙贏甚至是多贏,但因為當前的金融系統本身還不夠完善,銀行間互持債券的現象普遍,這使得次級債的發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變成了一場數字游戲。
而且,這種多方聯姻的方式也使得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任何一家銀行出現償付危機,將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連鎖性地帶動其他銀行出現危機。
有消息稱,銀監會正在研究出臺新規,對銀行發行次級債加以規范和限制。
但是不管怎么樣,浩浩蕩蕩的次級債發行運動,對那些尚未從金融危機中恢復元氣的企業來說,還是增加了融資機會。
“銀行大規模發行次級債夯實了資本金,有利于保持銀行體系的穩定,從而使得銀行有能力維持寬松的信貸政策,給企業提供更多的貸款。”呂隨啟這樣告訴《中國會計報》記者。
“次級債發行增加了銀行可以動用的資金,為銀行發放貸款提供了穩健的資金來源,從而為企業融資提供了便利。”李建軍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覃士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