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9%,比一季度提高1.8個百分點,兩季度合計后,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1%。
綜合各種因素,預計今年全年GDP增速達到年初設定的8%左右的目標已無大礙。主要原因在于,專為“保八”密集出臺的經濟刺激計劃正在逐步發揮效力,再加上近期全國房地產市場“出人意料”地快速回暖,其對經濟增長顯而易見的倍增效應將在下半年進一步顯現,因此,只要未來時期政策基調基本穩定,中國經濟“保八”無虞。
面對不斷變化的形勢,宏觀調控的側重點也應作出相應調整。具體來說就是,按照此前定下的“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就業”的十六字方針,鑒于上半年經濟運行態勢較為明顯地給出了“保增長”任務的良好預期,因此,下一階段將更大力度推進十六字方針中的“擴內需、調結構、促就業”,惟有如此,才能真正落實“又好又快、好字當先”的科學發展,來之不易的“保增長”局面才能最終體現、并發揮其作為手段的必要性。
平衡速度與質量從來都不是一項輕松的任務,經濟低迷時期不斷增添的約束條件更是會大大壓縮行動的空間,甚至還會強化速度與質量的對立性。面對這一難題,身處全球金融危機大環境下的中國經濟也不能幸免于外;因此,在“保八”無虞之時,我們尤其應警惕以下3種現象:
第一,為了迅速拉動經濟,今年上半年,中國施行了極為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寬松的貨幣政策,前者在財政收入同比下降2.4%的背景下,財政支出同比增長26.3%,后者在企業利潤普遍下滑的背景下,新增信貸井噴式地一路飆升至7.4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幅高達28.46%。對此,即使不談如此大規模反周期資金投入會否引致產能過剩加劇以及信貸質量下降,面對中國長期落后的投融資體系、長期制約提振消費的諸多因素,結果便是,居高不下的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上半年竟然升至87.6%的超高位置。
第二,為了遏止出口下滑,原本逐步削減的出口退稅政策被迫調頭,而屢創天量的增量資金通過高度集中的投放模式加速匯集到國有企業和基建項目。這兩種現象帶來的短期危害是,不合理的資源配置已導致國有企業大量涌入房地產市場并屢屢推高拿地價格,更有專家估測或有20%新增信貸流入股市,以至于滬深股指半年內逆勢上漲達75%和95%。
第三,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中的相當大部分專為就業而設,但由于政策優惠重點放在了國有企業和出口部門,而國有企業的“做大做強”的戰略追求,使其資本替代勞動的傾向非常高;而出口則長期集中在低端產業,出口商品的價格彈性非常低(價格每下降1%,收入只會上升0.46%)。由此可見,中國逐年降低的就業增長彈性系數仍將在低位徘徊。
當然,上述缺陷之所以暴露,根本性原因仍在于那些長期性、體制性的問題尚未得到明顯改善。但對于當前而言,策略只能是如溫家寶總理所強調的那樣:一方面,做好有效應對的長期準備,另一方面,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去破解發展難題。(《中國經濟周刊》評論員)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