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對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先生不久前發出的“中國政府似乎有意將外國供應商排除在其4萬億元人民幣財政刺激方案下的合同之外”指責的一種回應。“6月4日,發改委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監察部等其他八部委聯合發文《關于印發貫徹落實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監管工作意見的通知》,強調政府投資項目屬于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產品”———在筆者看來,這是中國政府近年來罕見的尊重國際慣例的一種舉措,這似乎意味著,在改革開放30年、“入世”8年后,中國已經漸漸參透了國際經濟貿易的實質,即國際貿易不是為了獲得稱贊,也不是為了獲得最時尚、最豪華的消費品,而是為了本國經濟的強大和人民福利的增進。
伍德克先生是一名資深的國際貿易人士,熟悉國際貿易游戲規則,但他在向中國發出這番批評時,卻似乎忘了,政府采購優先購買本國貨正是歐美這些國際貿易游戲規則的制訂者,為世界和中國樹立的榜樣。
比如歐盟的“公共工程采購指令”和“公共部門貨物采購的指令”,就明確規定政府采購的招標活動,應該在“成員國范圍內進行”并優先購買成員國產品。金融危機后,歐盟更要求,采購金額在500萬歐元以上的工程,20萬歐元以上的貨物和服務,必須在歐盟范圍內采購;政府采購過程中倘若要采購外國產品,會提出相應的貿易補償條款,避免對國內同行業產生沖擊。而美國的《購買美國產品法》也直截了當地規定,若無特殊情況,美國政府機構必須購買美國產品。現在,中國政府開始學習這些榜樣了,成為尊重國際貿易游戲規則的一員了,伍德克先生應該高興才是,怎么反而表示不滿呢?
伍德克先生對中國的指責,頗有一點暗示中國在搞貿易保護主義的意味。但身為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先生也應該清楚,目前中國才是自由貿易體系的堅定維護者,而歐盟反而有些向貿易保護主義倒退的跡象。比如在去年年底,由歐盟成員國代表組成的反傾銷委員會,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鐵緊固件征收5年最高達87%的正式反傾銷稅———這不過是歐盟最近對中國發起的諸多反傾銷攻勢之一———但中國政府和業界發現,在歐盟對華緊固件反傾銷案的整個調查過程中,居然有20多點與WTO現行規則相違背,結果卻仍作出了肯定性裁決,這讓中國方面情何以堪,又如何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你的指責呢?
回過頭來再來看看九部委關于“4萬億刺激方案優先買國貨”的規定,就會發現這一文件還遠不是為了確立國貨在競爭中的優勢地位,而僅僅是為了糾正國貨被歧視的現象。誠如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負責進出口業務的副會長陸仁琪所言:“現在存在的主要問題,不是把外資關在門外,而是國內的不少用戶把中國制造的企業關在了門外。這是現在我們主要應該克服的歧視性心態。”真正的自由貿易,應該反對一切歧視,不論這種歧視指向誰!
這次為了克服國際金融危機所造成的不利影響,中國政府推出了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使政府采購成了一塊超級大蛋糕。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蛋糕雖然不小,但吃到中國業界嘴里的卻不多,盡管自2003年開始實施的政府采購法明文規定“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但外國品牌卻依然在電梯、彩色膠卷、轎車等多個行業的政府采購中呈現壟斷地位。以轎車行業為例:財政部國庫司2005年發布的《2004年全國政府采購信息統計分析》顯示,2004年全國政府采購小汽車總規模為154.7億元,洋品牌桑塔納(占22.97%)、別克(占18.20%)、帕薩特(占16.45%)、本田(占15.98%)位居前四名,而國產品牌紅旗(占2.28%)、中華(占1.58%)、奇瑞(占0.70%)所占份額極少———到目前為止,這種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不久前反而傳出了“寶馬”入圍中國政府采購名單的消息。這意味著,中國的政府采購不僅在觀念和法律層面,而且在實際運作層面和歐盟、美國“接軌”,這當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站在世界范圍內看,政府采購優先購買本國產品,無疑是一種“自利”行為,但這種自利行為因為有助于促進各國經濟的平衡發展,有助于提升各國人民的福利,同時也體現了各國政府對本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福利的責任,因此它在客觀上也具有“互利”的性質———有利于世界各國的共同繁榮,有利于世界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因此,對中國九部委的新決定,伍德克先生應該樂觀其成才是!(郭松民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