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央行10月初以200噸的規模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高調購買黃金后,全球各經濟體央行買入黃金的消息就不絕于耳;而同期的美元指數,雖幾度回升,卻最終未見實質性反彈。種種跡象表明,在強勢美元短期內難以重現的背景下,購入黃金以提高自身外匯儲備資產結構多元化程度,已逐漸成為各央行的普遍選擇。
市場人士指出,央行購金熱潮極大刺激了投資者對黃金投資獲利及避險功能的信任,盡管該情緒是否能變為市場常態尚難確定,但央行購金的刺激作用應至少能持續到今年底。
兩機構計劃售金逾800噸
11月23日,俄羅斯央行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該行的黃金儲備規模增加了15.6噸至606.5噸,增幅為2.6%。至此,黃金在俄黃金和外匯總儲備的比例已升至4.7%。盡管俄羅斯央行并未指出上述黃金的來源,但該國貴金屬庫的消息人士已透露,這部分黃金并非來自該國金屬庫。這說明,俄羅斯央行新近買入的黃金,很可能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或世界黃金協會。
事實上,進入10月以來,上述兩機構已成為各國央行購金的主要對象。就在上周,曾向印度出售200噸黃金的IMF本周發表聲明稱,已向毛里求斯央行出售2噸黃金,售價為7170萬美元;而世界黃金協會則表示,該機構今年第三季度向各經濟體央行凈出售的黃金總量超過92噸,較去年同期多出15噸以上。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說法,該協會向各經濟體央行出售黃金依據的是9月27日起開始生效的新《央行黃金協定》,該協定規定每年向各央行出售黃金的規模上限為400噸。
雖然IMF已通過場外交易出售計劃出售的403.3噸黃金中的202噸,但因為該出售行為不會擾亂市場,所以沒有計入《央行黃金協定》限制。這意味著,IMF與世界黃金協會今年售金規模之和最多將超過800噸。此外,世界黃金協會表示,如果IMF無法通過場外交易出售余下201.3噸黃金,則該協會將同意其利用《央行黃金協定》出售黃金。
全球各經濟體央行大規模購金的結果顯而易見。根據全球商品投資基金貝萊德預計,全球央行今年第二季度的黃金購入規模超出了售出規模,從而成為黃金凈買入方,這還是1987年以來的第一次。而關于IMF尚未售出的201.3噸黃金,市場普遍認為,其中大部分將流入黃金占外匯儲備資產比例相對較低的新興經濟體。
買入黃金的同時,各央行減少的是美元資產在外儲種的占比,而這與美元今年以來的持續疲態是密切相關。上周三,美國圣路易斯聯儲銀行總裁詹姆斯•布拉德表示,根據以往經驗,美聯儲將在經濟衰退兩年半至三年后才開始調升基準利率,因此,美國加息的時間很可能出現在2012年;隨后上周日,他又表示,美聯儲應當推遲資產購買計劃的終止日期,以便在經濟一旦再度惡化時擁有更大政策靈活性。上述連續表態,對美元指數不斷試圖開啟的反彈勢頭形成了打壓,國際黃金期貨價格也快速突破了1170美元每盎司價位,連創新高。
對沖基金研究公司(HFR)總裁肯尼思•海恩茲20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弱勢美元通過兩種方式對國際金價產生推動:一方面,在黃金價值不變的前提下,作為國際黃金價格計價單位的美元的走弱,將直接提高單位黃金所標記的美元價格;而另一方面,美元疲態也加劇了包括各經濟體央行在內的全球投資者的避險需求,促使其熱捧黃金。數據顯示,今年初達到峰值以來,美元指數已累計下跌約15%。
熱捧黃金引爭議
對于央行連續購入黃金的熱捧態度,德意志銀行調研分析師丹尼爾•布雷布納表示,全球黃金需求熱潮涌起自然有對沖美元資產貶值和高通脹等風險的因素,但全球各央行出手購金則讓整個市場發生了變化。他認為,即使沒有高通脹出現,甚至未來美元重新走強,黃金市場的投資熱潮也將持續,因為“當越來越多的黃金成為外匯儲備資產時,其價格就越能夠得到各央行的支持”。換言之,投資者對黃金的熱捧已不再是一種簡單的風險對沖手段,而更可能成為一種在未來長期持續的態勢。
此外,丹尼爾•布雷布納還表示,一旦美聯儲考慮改變貨幣政策的過程延長,將加劇美國經濟的通脹預期;同時還將維持短期國際黃金需求的穩定,并推動黃金企業股價的上漲。考慮到美元在每年1月通常會走強,他還預計屆時國際金價將出現小幅回落。
不過,肯尼思•海恩茲并不贊同黃金熱捧潮流將成為市場常態的說法。他認為,全球各經濟體央行調整外匯儲備資產的趨勢早在本輪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就已經存在,只是危機的爆發加速了這種調整的速度并使其更加傾向于買入黃金。而對于其他機構投資者以及個人投資者,肯尼思•海恩茲認為,一旦美元重拾強勢,其仍將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因此,投資黃金獲利或避險的需求將不會成為市場常態,但該趨勢仍至少能持續到今年年底。(記者 高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