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黃金投資市場熱火朝天,但個別掛鉤黃金的銀行理財產品卻面臨“零收益”的風險。相關專家提示,當前這種結構性理財產品正徘徊在十字路口,銀行和投資者均應慎重。
今年8月和9月間,多家中外資銀行發行了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但金價上漲并不意味就能賺錢。這些產品實質是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只有當金價走勢符合一定條件時才能賺錢。除個別銀行外,這些產品的共同點是:在一年的投資期內,如果國際金價的波動幅度維持在一定區間內,則能獲得較高的收益。如果金價在投資期內突破該區間,哪怕只突破了一次,則到期只能收回本金或僅獲得微小收益。
金價的上漲超出了銀行當初設計產品時的預期。記者檢索發現,荷蘭銀行的一款產品正面臨“零收益”命運。該產品確定的金價起算點為8月28日的國際現貨金開盤價,即949美元/盎司附近。產品條款規定,從起算點開始,如果金價上漲或下跌的幅度大于120美元,則投資者的收益為0。昨日,國際現貨金價接近1068美元/盎司,距起算點的漲幅約為119美元,離突破120美元的上限只有一步之遙。根據產品條款,即使收益為0,投資者也得在11月之后才能提前贖回。
對投資者而言,銀行當初確定的區間越狹窄,則零收益或低收益的風險越大。除荷蘭銀行之外,近期發行掛鉤黃金產品的還包括中信銀行、中國銀行、恒生銀行和德意志銀行。中信和中行確定的區間為“漲幅在40%以內”,恒生為“漲幅在20%以內,或跌幅在15%以內”,德銀為“最終日的漲幅在30%以內,或跌幅在20%以內”。一旦突破這些區間,則產品的年收益為0或只有0.36%。多數銀行均不允許投資者提前贖回產品,即使中途已經確定是零收益或低收益也必須持有到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理財產品中心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結構性理財產品對經濟波動十分敏感,當經濟復蘇走到“十字路口”時,這種產品也同樣徘徊在十字街頭。從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變動這三大宏觀經濟指標來看,未來經濟有可能呈現3種走勢,充滿不確定性。此時,結構性產品的進場時機、遴選標的、結構設計和期限跨度是能否實現預期收益的決定性因素。晨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