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過后,理財生活回歸正常,市民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機會。然而長假過后的銀行理財產品,數量仍未見明顯恢復。不完全統計顯示,本周僅28款理財產品在售,而且信貸類理財產品占絕大多數。
信貸類產品成絕對主力
節后收益穩健的信貸類理財產品,依然受到青睞,這類產品也成了銀行主推的理財產品。不完全統計,本周僅有28款理財產品在售,與節前動輒幾百只理財產品在售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當然,或許是各家銀行理財產品發行工作仍未進入正軌,相信本周還會有更多相關理財產品陸續面世。
交行個人金融部施崢嶸表示,從2007年11月至今,市場經歷了兩房債券、雷曼倒閉等事件,相信各家商業銀行都會反省在理財產品上的理念、定位和管理。近期,大家普遍覺得理財產品市場顯得比較冷清,缺少創新的產品。這應該是正常的態勢,有點回歸本原的感覺,銀行應該做自己該做的事。高速發展可能會帶來很多銷售問題,過度銷售也可能會積累問題,有些銀行至今還在處理去年過度銷售帶來的問題。
關注預期收益和安全性
統計顯示,本周在售的28款銀行理財產品中,有21款產品屬于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占在售產品總數的75%。這一占比在節前也是很少見的。業內理財師分析,盡管債券類理財產品和信貸類理財產品都屬于穩健型理財產品,但前者平均收益水平明顯不及后者。從風險角度看,盡管信貸類理財產品不保本也不保收益,但近年相關產品的安全性是有目共睹的,大多數穩健型投資者主要選擇投資信貸類理財產品。
普益財富統計顯示,本周交通銀行、農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均有信貸類理財新品發售。普益財富分析師張星表示,對于信貸類理財產品的選擇,投資者可從預期收益和安全性兩方面比較。
值得注意的是,國慶長假期間,黃金和油價均有強勢表現,主要商品出現先抑后揚的走勢,國際市場復蘇態勢逐漸明朗。澳聯儲10月6日意外宣布上調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加上8月底以色列率先加息,抵御通脹已從預期、爭論轉為行動。投資者可以把握資產價格變動的節奏,選擇一些掛鉤商品的保本理財產品進行投資。(記者高晨 馬文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