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金業最熱的莫過于“一對多”專戶理財業務。
經歷了2008年的大熊市之后,“絕對收益”的投資理念較能獲得投資者的共鳴,加上“一對多”產品的誕生過程曲折反復,許多投資者被吊足了胃口,因此,自9月1日證監會批文下發起,“一對多”產品的銷售就出現了井噴的行情,受到投資者熱烈追捧。
但是不少業內人士卻開始給看好“一對多”的投資者降溫:絕對收益并非絕對賺錢,除了保本型產品外,“一對多”產品也有虧損可能,而且在牛市中也未必能戰勝公募基金。
“一對多”銷售火爆
雖然隨著行情陷入震蕩,公募基金銷售遇冷,但是基金“一對多”業務卻未受影響,記者獲悉,目前多家基金公司的首只產品已經銷售完畢,計劃開始入市操作。
9月9日,易方達旗下首只一對多產品已獲證監會正式備案登記確認,首募近4億元。目前款項已經到位,預計可于近日下單投資。據了解,該產品在9日3日開始發售之前,客戶已經預約滿200人上限。
9月10日,交銀施羅德獲批的五只“一對多”產品同時結束募集。據悉,交銀施羅德于9月3日開始,通過北京、上海、廣州等10個交通銀行分行同時發售這五只產品,總規模10余億元。
更多的產品在募集,繼首只產品成功募集之后,招商基金旗下另一只“一對多”產品也將于9月15日通過中國農業銀行指定的分行開始募集。9月11日起,華安基金的首單“一對多”———華安·交通銀行靈活配置1號資產管理計劃將正式啟動募集,將通過交行渠道發售。
對此,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認為,較之近年受重視的陽光私募,基金公司專戶“一對多”業務有三大比較優勢:首先,經營牌照獲得監管部門的認可;其次,團隊優勢無可比擬;最后,投資管理團隊穩定,客戶資金的安全得到保障。
產品主打絕對收益
從目前各家基金公司推出的產品來看,基本上以“靈活配置”和“絕對收益”為主。例如,交銀施羅德此次發售的五只產品全部都是靈活配置型的,可以靈活投資于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和金融衍生品等領域,且可投資比例均是0-100%。專戶理財部負責人沈斌告訴記者,之所以都選擇了靈活配置型,是因為這類產品最能發揮專戶的優勢,攻守兼備。同時,華安基金首批共申報了5款“一對多”產品也均為靈活配置型,其他的后續產品已經在積極準備中,并將于近期進行申報。
另外,部分基金還推出了保本類和偏債類的穩健型產品。例如,富國獲批的偏債型“一對多”產品,投資于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資產凈值的50%,投資于非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比例為計劃資產凈值的0—50%。而公司稱,從前期的客戶調研與預約情況而言,在“大戶”中尤其反響強烈。而目前正通過農行銷售的銀華安心收益資產管理計劃,屬保本型產品,合同期限為2年。
風險依然存在
當前媒體報道普遍強調專戶投資的股票倉位限制是0—100%,很多投資者基于此判斷專戶做股票可以穩賺不賠,因為下跌時可以將股票倉位降到零。但易方達副總裁劉曉艷博士指出,其實這是一個認識誤區。“雖然在合規性上沒有倉位限制,但0—100%只是技術指標,理論上可行,真正在投資中還取決于對市場能否作出準確判斷。”她表示,“‘一對多’這種產品不一定只賺不賠,其業績也不一定必然超過公募基金,不一定超過指數。”劉曉艷博士用了三個“不一定”來給客戶對專戶產品的高預期“降溫”。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表示,國內大規模的基于絕對收益理念操作的資產管理業務還是始于私募的興起,但在2008年罕見的市場暴跌中,只有少數私募較好地做到了這一點。近幾年一些銀行理財產品也聘請了公募基金公司擔任投資顧問,而其中一些產品設計與私募、當前的“一對多”非常相像,從這些理財產品的運作結果來看,也是好壞參半。記者查閱工商銀行網站發現,由廣發基金負責實際運作的一款“股基雙重精選”產品,2007年12月20日成立,截至9月10日凈值為0.57元,投資人“回本”依然遙遙無期。(賈肖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