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銀行等渠道分成問題,導致基金專戶理財“一對多”業務臨盆難產后,記者日前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經過協商和修改材料后,基金公司同部分中小銀行和券商渠道合作的第一批產品已經得到受理,預計本周將正式啟動發行。但是掌握了最多客戶資源的四大行,依然與基金公司處于“僵持”當中。
“一對多”臨盆難產
好事多磨。今年6月,基金公司專戶“一對多”業務正式開閘,讓諸多基金摩拳擦掌。但是,專戶一對多合同的實施細則一等就是兩個月。8月中旬,細則出臺后,各大基金公司上報了上百只產品,但是緊接著管理層對銀行的“業績提成”提出了不同看法,導致方案不得不擱淺。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相對于公募基金,專戶“一對多”業務最大的吸引力來自20%的業績提成。據悉,在基金公司最初上報的產品方案中,業績提成要和銀行“分肥”。但是管理層認為,銀行沒有參與一對多的實際投資,不應該去分業績提成。而銀行的態度是,基金專戶一對多的客戶都是銀行的重量級客戶,如果不參與業績分成,并沒有推動業務的積極性。
上海某基金公司專戶理財部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普通開放式股票型基金銷售中,銀行可以獲得1.5%的申購費,另外按照行規基金公司還要拿出管理費中的一部分作為一次性獎勵和尾隨傭金。而基金專戶一對多業務,無申購費,托管費的費率只有0.25%,管理費率為1.5%只能部分分成。 “一方面,如果無利可賺,基金公司不會去做,但是另一方面如果銀行在這塊的利潤比較薄,也沒有動力去推動。”
中小銀行先行
據悉,針對分成條款,8月24日證監會相關部門和四大行舉行協調會,另外銀行渠道也在8月26日舉行了溝通會。據了解,溝通結果是四大行依然堅持對一對多業績報酬的分成要求,但是分成比例則可以與各方協商再定。
無奈之下,基金公司只得轉其道行之。與部分中小銀行和券商渠道合作的個別基金公司,對業績報酬分成條款重新修改并上報。據悉,這批產品已經在8月27日得到了來自證監會基金部的受理確認。另外,交銀施羅德基金與股東交通銀行合作的產品,也在修改相關條款后再度上報。市場預期,產品渠道在四大行的一對多產品依然在“僵持”,而券商渠道和部分中小銀行渠道的產品則率先出閘。不過,據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的專戶總監估計說,在首批申報的百余只產品中,后者只有不到1/3。
“一對多”風格多樣
由于產品還未面世,目前投資者了解到的產品信息多不完整。但記者從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獲悉,目前“一對多”產品內部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分化。
從目前好買了解到的信息來看,“一對多”產品中占最大比例的莫過于靈活配置型的產品。以交銀施羅德公司申報的產品為例,其股票、權證、債券、現金、短期金融工具等配置比例均為0~100%,而不像公募基金,要受契約中投資比例的束縛。而據泰達荷銀透露,其正在準備的某只靈活配置型產品中還加入了“止損策略”概念,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以追求長期、穩健的絕對投資收益為目標。
目前一些公司也在積極申報基于CPPI保本策略的產品。實際上,這是一種安全性相對較高的產品,在預留一定的上漲空間的同時鎖定下行風險,其資產的一部分會投資在安全性很高的產品上,如國債等,以此來達到一定程度上保本的目的。
目前已有華夏等兩三家基金公司準備申報QDII“一對多”產品。由于以前“一對一”門檻很高,這使得投資者參與海外市場時只能通過公募中的QDII產品。如果QDII“一對多”順利通過,投資者在做地區分散時就多了一個選擇。另外,鵬華基金公司的“鵬華封基精選”別具特色,該產品準備以封閉式基金作為主要的投資標的,可以打新股及購買債券,但不能在二級市場中直接買賣股票。
好買基金研究中信表示,投資者需要考慮QDII“一對多”與普通公募產品之間的權衡,“一對多”優勢在于量身定做、個性化,但專戶的優勢能否抵消業績費的損失,投資者還需掂量。某基金公司專戶人士透露,“專戶主要針對高端客戶,這類投資者往往對穩健的要求較高,在單邊牛市的時候,收益未必能超過公募基金”。(記者 賈肖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