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銀監會正在征求意見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銀行理財資金未來將不能直接投資股票和PE投資;并可能將明確要求商業銀行將部分原本屬于表外業務的理財產品列入表內監管,并按比例計提風險撥備。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在加強風險控制的同時,該規定在未來對于目前發行較多的銀行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影響較大,市場上的明星——信貸類產品或將減少發行。
禁止直接股權投資旨在風控
據權威人士透露,該規定中首次明確提出了銀行的理財資金不得直接投資二級市場公開交易的股權,但可用于打新股;同時嚴禁理財資金直接或者間接投資于未上市公司的股權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份。不過該規定只針對大眾理財產品,私人銀行的高端理財產品并不受此限制。
對于這一規定,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李要深分析指出,銀監會此舉,旨在加強銀行大眾理財產品的風險控制。“監管機構的目的主要是規避風險,希望將理財產品和資本市場的風險進行隔離,從產品設計環節設立風險防范機制,保護中小投資人的利益。”
此前,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不斷曝出零收益、負收益情況,讓不少個人投資者蒙受損失,而且在此類零負收益產品中,很多就是投資于資本市場的。根據社科院理財產品中心統計,2008年56家商業銀行共發行銀行理財產品4456款,產品的最高到期收益率為30%,最低到期收益率為-45.92%,最佳表現產品和最差表現產品均隸屬于股票類產品。而在28款人民幣零收益或負收益的產品中,掛鉤股票的有19款,占比將近70%。
信貸類產品受影響較大
據記者了解,雖然目前市場上各家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情況一切照常。但是依照規定的內容,一直是銀行理財產品主力之一的信貸資產類產品,未來很可能受到一定影響。
據悉,《通知》要求,銀行理財資金以及投資的資產以后需要納入銀行表內核算管理,并對資產方按相應的權重計算風險資產,計提必要的風險拔備。
“現在很多銀行在發行的這類產品,其實就是銀行變相給客戶的貸款。”某股份制商業銀行零售業務部人士向記者表示。他進而指出,這類產品此前發行較多,主要是因為08年信貸規模緊縮,很多企業融資困難,加上該類產品不占銀行的表內資產,因此銀行通過做“表外”業務的方式向很多企業客戶提供融資。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銀監會要求將這部分理財資金從表外列入表內并計提拔備,在某種程度上,是通過這一方式對于此前銀行的另一部分“隱形”信貸資金流向進行監控。“如此一來,監管部門可以將這部分原本的表外資產重新列入表內監控,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
另一方面,“由于需要計提風險拔備,也會給銀行在開發此類產品時帶來一定的成本,因此未來銀行發行的信貸類產品,很可能出現收益下滑的情況。”李要深指出,“畢竟這部分成本的存在,需要一個消化的過程。”
當然,也有銀行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各家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競爭激烈,也不排除銀行放棄部分收益,繼續維持目前的收益率以留住客戶。但是,“銀行也會權衡這自身的收益和成本問題,假如如此操作的收益抵不上計提拔備所需的成本,或是收益很低,未來信貸類理財產品的發行頻率和數量肯定會有所下降。”
間接股權投資風險仍需嚴控
對于《通知》的內容,部分投資者心中也存在疑問——對于自己此前投資的投資股市和股票型基金的FOF產品,是否會因此被叫停。對此,某國有商業銀行產品經理表示,目前他們雖然也已收到相關征求意見稿,但是此前發行的產品應該不會受到影響,“產品將會照常運作。”
而且該人士向記者表示,《通知》中關于銀行理財資金不得直接投資二級市場公開交易的股權,以及嚴禁理財資金直接或者間接投資于未上市公司的股權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份等規定,在未來對于相關新產品的影響并不大。
“這一規定是針對大眾理財產品的,對于私人銀行部門目前大力發展的PE投資類理財產品,規定并沒有限制其發行。大眾理財產品,也可以通過信托渠道間接投資股市。”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對于銀行而言,其理財資金“一直沒有真正直接入市”。很多銀行發行的投資或掛鉤股票、基金的理財產品,多為聘請基金公司或信托公司作為投資顧問,然后再入市投資的。但是此前,此類投資的弊端在于,“銀行雖然聘請了投資顧問,但是所起作用甚小,很多都是自己操作資金進入二級市場。相當于理財資金可以變相直接投資股市。”
此次,銀監會發布的《通知》中明確規定了銀行理財資金不得直接入市,意味著給銀行理財資金和股市之間加了一道“防火墻”。然而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未來銀行或仍可通過信托等渠道間接投資二級市場,假如信托公司等投資顧問無法起到實質作用,“防火墻”的功能就會削弱。“但若能在具體投資過程中加強資金入市的流向等方面的監控,就能更好地控制風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