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年中,A股市場的各類參與者紛紛忙著盤點自己上半年的收益。不論是基金、券商等機構投資者,還是股民、基民等中小投資者,每個市場參與者都在用自己的一套標準評判著今年以來的賬戶盈虧。資產規模的增減、相對于大盤的漲幅,以及在同類品種中排名等是基金、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關注重點;而參考自身賬戶峰值數據,或與同類投資品種的領漲者加以對比,則是“散戶”們的習慣做法。應該說,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的強勢,帶給每個市場參與者的財富效應可能并不完全相同。
基民:整體收益一般
剛進入7月,有關基金規模和業績的統計匯總已開始相繼公布,如銀河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基金數量增加的情況下,上半年的基金總規模較2008年底增加了15.25%。另外,上半年,標準股票型基金平均業績為50.32%,混合型、配置型,以及平衡型基金的平均業績表現也同步亮相。單從一組組數據看,基金持有者的整體收益應該是不錯的,但仍有人對“投基”收益并不滿意。
有基民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手中持有近10只各個類型的基金,半年下來一算賬,整體收益剛剛超過30%,和大盤超過六成的漲幅相比相差甚遠。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很多,如經歷2008年的下跌后,自己賬戶中已降低了倉位的股票型基金雖然今年表現突出,但對賬面影響程度較小;另外,一些基金在反彈過程中表現未能與大盤保持同步,或先慢后快,或先快后慢,這導致自己持基心態不穩,而“追漲殺跌”在增加成本同時,也錯過了一些本該獲得的部分收益。再有,在同類基金平均收益良好的背后,個別基金始終“漲不動”。攤上了這樣的品種,又未及時出手,肯定會“攤低”自己賬面收益。
股民:多數跑輸大盤
股民也有和基民同樣的喜悅和苦惱。如雖然上半年A股全線上漲,大盤漲幅超過60%,股價漲幅超過50%的個股占比超過八成,但一份來自和訊網的調查顯示,同期未跑贏指數的股民高達64.6%。上半年盈利在60%以上的僅占26%.盈利為0到30%這一區間的股民比例最大,占34.17;而上半年虧損的股民占20%。
某證券營業部經理告訴記者,本輪行情確實產生了相當規模的“財富效應”,但一些股民在賬戶資產增值的同時,未必能“滿載而歸”。這是因為,有的股民在大盤高位入市后被深度“套牢”,反彈行情中又沒有追加資金,目前賬面仍處于“減虧”階段。另外,今年以來的市場熱點轉換節奏并不容易把握,投資者波段操作不慎,也容易影響收益。一位姓何的投資者稱,自己在去年底和年初的行情資產增值了近一倍,但進入二季度以后,看著大盤節節攀升,自己持有的幾只醫藥、重組股不漲反跌,“大盤漲了近500點,我幾乎一分錢沒賺”,這位投資者無奈地表示。(記者 梁曉鐘)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