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遇冷而基金熱賣。人們的投資沖動又乘著3000點而上了:一個銀行網點日銷售數百萬基金又成了“家常便飯”,國債又再度被“驅”至角落。“賺錢效應”顯現,但有多少人會記起2008年手攥三毛基金的慘淡?昨天股市沖3300點只差3個多點了,投資該攻還是守?
熱!銀行放肆薦基金
昨日,車站北路光大銀行華泰支行柜臺,市民李小姐提出想認購正在發售中的3年期電子式儲蓄國債,被銀行柜臺工作人員勸阻。“買國債啊?有是有,但不推薦你買。”而工作人員給出的理由很充分:買國債大多是中老年人,求穩。現在基金賣得比國債好,漲得也快,雖有一定漲幅,但分紅大方。
工作人員一氣兒說完,并在電腦屏幕上敲出連續兩個月該基金的凈值變化給李小姐看,她很快動心了。想到自己戶頭上兩只定投的股基的確漲勢喜人,她決定把原計劃購國債的幾萬元資金全部購買柜臺人員推薦的基金。
同樣,在一路之隔的工行瑞豐分理處,記者提出的買國債再度遭遇了工作人員的一番“游說”,“國債時間長,收益率又低,你可以看看我們的這款分紅理財產品,又有保障收益又高于國債……”隨后記者走訪的晚報大道上多家銀行網點,工作人員力推基金的傾向十分明顯。不少人告訴記者,新基金發行日,一個網點日銷售數百萬都是“家常便飯”。
冷!國債多日賣不動
在星城多個銀行網點,記者發現仔細翻閱基金宣傳折頁的人挺多,而問詢和購買國債的市民卻寥寥無幾。某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稱,這期電子式儲蓄國債發了一個多禮拜了,該網點至今無一人問津。銀行工作人員表示,股債向來坐在蹺蹺板的兩頭。眼下股市紅火,國債當然遇冷。如果股市連續回調,說不定買國債的人會稍微多一點。
在晚報大道某銀行網點,盡管“隆重推出儲蓄國債”的宣傳頁一摞摞地擺在大堂,開立儲蓄國債賬戶即贈送太陽傘的告示也頗有吸引力,但記者看到,市民對此“感冒”的不多。前來這里打醫保詳單的市民曲女士表示,“去年這時候買國債都要清早起來排隊,一兩個小時內賣光的到處都是,比清早去超市買新鮮小菜還積極些。現在世道又不同了。基金漲得好,收益率比國債高噻,還買什么國債?”
記者獲悉,截至目前有銀行已銷售的國債額度不到預分配的1/10,堪稱任重道遠。
躁!“賺錢效應”激人跟風
在車站北路某單位上班的裴小姐前陣子幫親戚投了20萬元買大成策略回報基金(090007),11天凈賺1萬元。而她自己定投300塊不到一個月,就分紅40多塊。“這種光景下,還有比基金更好的理財品種么?”在她的影響下,身邊很多同事都購買了這只基金,收益不錯,甚至有人還在為沒有提早買基金而焦躁。
記者翻看該基金最近兩三個月的表現,上漲-分紅-再漲-分紅-上漲的局面持續多日,的確頗具吸引力。據銀行工作人員介紹,附近王府花園、雍景園等小區一次性購買上百萬基金的市民就有幾個,最多的一個客戶投了500萬元全部購買一只基金。
有了“賺錢效應”的吸引,基民隊伍還在持續增加。中登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滬深兩地基金開戶數達到91132戶,再度刷新了自2008年3月以來的單周基金開戶數紀錄。據了解,7月6日首發的華夏滬深300指數基金僅開放認購了三天,長沙主動申購的市民明顯增多。而就是這只剛剛結束募集的華夏滬深300,創下了全國3天銷售240億份的天量,讓人驚呼市場資金充沛得堪比2007年的大牛市。
靜!是攻是守看資產配置
文中提及的李小姐、裴女士等人將資金從銀行搬家買基金的理財思路是否明智?國債真的不值得買么?不可否認,隨著銀監會叫停理財產品投資股市,當前可供市民選擇的銀行理財產品不多。銀行理財產品“斷檔”,而國債收益率不佳是促成人們大舉養“基”的一方面原因。
但經歷過了2007-2008年慘淡的市民,怎可只盯著收益率重蹈“好了傷疤忘了痛”的覆轍?在經濟復蘇前景不明和公司盈利水平仍未出現大幅扭轉時,市場是否估值過高,提前透支了行情?前段時間如虹的漲勢還能否繼續?這是熱情高漲的基民們必須考慮到的。
對此,本報“贏行家”投資理財團專家、中信證券高級投資理財師王正斌表示,此時大筆買基金需防范前期累積的短期風險。他表示,資產配置策略直接影響投資收益和風險,投資者應合理配置不同類別的理財品種,并做好長期規劃。尤其是中老年投資者,用余錢買基金可不同品種分散風險。王正斌提醒投資者,在市場不斷升溫的時候,反而要保持平和、冷靜的心態,股票基金配置不應超出適當的比例,避免短期市場波動對投資心態的影響,而國債作為家庭資產配置,依舊是經久不衰的品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