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記者來到工商銀行長安營業部大廳。一位王先生對記者表示,此前創業板發行過度炒作,自己尚未開戶,持觀望態度。而另一位張先生則表示,現在股市不穩定,貿然進入風險太大,自己近期沒有開戶的打算。
記者此前在多家券商營業部的調查也顯示,以上觀望的情緒在散戶中普遍存在,散戶開戶投資創業板的人數并不多,而已經開戶的客戶也只是準備在打新之后立即離場。
分析人士指出,相對于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對創業板則表現出較大的熱情。統計顯示,超過半數基金稱將參與創業板投資10家創業板上市公司集中進行的網上申購。基金公司平均申購第二批創業板的數量占比為46.35%,遠遠領先于券商等其他機構;而對于第三批創業板,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質量不如第二批,但基金公司平均申購數量占比仍達到44.11%,幾乎成為網下申購的主力軍。有關基金認為,投資者對創業板公司的成長性判斷存在一定的難度,相對主板有一定的風險,相較之下參與創業板公司“打新股”的風險可能相對較小。
調查顯示,10家首批申購創業板公司中,醫藥和生物制品最受投資者青睞。這10家公司中,最被看好的是安科生物,申購人數占比12.9%,最不被看好的是漢威電子,申購人數占比5.3%。第二到第九位的依次是樂普醫療、萊美藥業、特銳德、探路者、立思辰、神州泰岳、南風股份、上海佳豪,占比分別為12.5%、12.3%、12.2%、11.0%、10.4%、9.7%、7.4%、6.3%。
一家北京的券商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申報了18家企業,申報企業大部分集中在生物醫藥、新材料、現代服務和現代制造業。對于醫藥生物股排名靠前的情況,機構認為,這也反映了投資者的理性,特別是機構投資者,因為醫藥企業一旦有成熟產品,其生命周期較長,創業板風險高,大的投資者更看好業務確定性較高的企業。醫藥生物類企業即使上市價格高,也可以長期持有。
據有關機構的調查,券商和基金在挑選創業板企業的時候,主要看是否具有四大類特征:一是在企業所處階段上,已經過了艱苦創業走出死亡的危險地帶,管理和公司治理相對完善,同時在行業中有一定的市場地位,處于高速成長期但是還未到成熟期;二是在所處行業的細分市場上有一定的空間,除六大行業外,現代制造業在創業板也應該有一席之地;三是公司要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同時這種創新能力一定能產生相對應的價值;四是要充分滿足公司治理標準。很多民營企業,其原始創業者規范治理的意識和資本理念缺乏。
雖然看好創業板的投資價值,但機構也擔心上市后的破發風險。國泰君安有關分析師表示,雖然預計創業板企業剛上市會高開,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在3個月鎖定期結束后,有些機構投資者可能會大批拋售股票,上市公司面臨破發的風險。
有部分基金經理表示,只參與創業板“打新”,不參與“炒新”。基金經理認為,應該清醒意識到創業板上市公司存在規模小、抵御風險能力差、業務模式缺乏持續經營考驗以及管理者運營經驗相對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將使得創業板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后面臨業績較大的波動。此外,此次過會的企業都是景氣度較高的傳統行業,目前行業的盈利預期達到15%至30%,若是行業整體發生變化,支撐創業板高溢價的因素就不存在,風險將大大增加。(記者方家喜 實習記者吳黎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