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即將于30日開始交易,但其平均50倍以上的市盈率令一些投資者遲疑不定。雖然不少私募基金都參與了“打新”,但對未來的操作普遍持觀望態度,認為投資機會在幾個月甚至半年之后才會出現,更有私募稱“首日破發才會參與交易”。
少量資金參與打新
私募基金對創業板“打新”熱情高漲。私募排排網對35家頂尖私募管理人的調查結果顯示,82%的受訪私募都參與了創業板的新股申購,13%表示會“看情況”,僅有5%表示不會參與。而首批28家創業板股票高達0.80%的平均中簽率,也讓私募基金對“打新”收益率充滿期待。
但是申購金額的多少卻是私募基金諱莫如深的話題,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多數私募對此均不愿透露。“根據初步了解,私募基金確實有一小部分拿出資金在創業板打新。”北京展恒理財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李建學表示,保守估計,按照60款私募產品平均拿出500萬元來算,私募基金共有大概3億元資金在“打新”。
“打新”熱情高而資金數量少,形成了耐人尋味的對比。業內人士認為,從投資產品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創業板公司市值小,對于操作靈活的私募基金來說最為合適。但是創業板市場相對主板市場而言,公司規模相對較小,且多處于創業及成長期,發展相對不成熟。
初期可能不參與交易
本周五創業板即將開始交易,但在是否開板即參與交易的問題上,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過半私募基金認為需觀察一個月時間,有的甚至認為要觀察半年以上再作考慮,更有私募表示絕對不會參與創業板交易。
雖然參與了“打新”,但深圳某私募人士仍直截了當地表示:“首日是否參與交易要看個股開盤價格,如果破發我們才會參與。”他認為創業板公司只要有新的技術壁壘、科技含量,都是可以投資的。但能不能買、何時買則完全取決于股價,而這需要一段觀察期,如果股價跌不下來則尋找投資機會就很困難。
這位人士表示,現在的價格已經體現了公開的信息價值,如果此后公司沒有超預期成長或業績,上市之后股價又上漲很多,那么投資價值就比較小了。
李建學認為,創業板市場初期的風險較大,等炒新熱潮過去,股價逐漸回到合理位置,才是投資的好時機。而且幾個月后,這些高成長企業在融資后的表現很值得投資者關注,誰能更好更長久地發展下去,投資人才會把票投給誰。(徐暢)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