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內兩天上漲,三天下跌,跌掉了212點,跌幅超過6.4%,到底是什么造就了本周的“坐電梯行情”呢?基金調倉、央行收緊流動性、大盤銀行股再融資、迪拜債務危機、大盤自身調整要求等都是因素之一。昨天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周的行情值得期待。
A. 巨額再融資成大跌導火索
本周四,民生銀行H股在香港上市當天即告破發。之前銀行股巨額融資的傳聞侵擾市場,導致A股銀行股遭受重挫,進而引發A股連續大跌。
市場上對銀行股最擔心的就是可能調整資本充足率,一旦提高資本充足率標準,銀行的放貸能力和市場的再融資壓力都會不利。盡管銀監會和各大銀行紛紛出面否認有調整資本充足率的打算,但市場在未能得到最終的確認之前,仍然做空銀行股,導致銀行股出現持續下跌。
每次市場轉暖,A股的IPO、增發不斷提速。根據巨潮網數據統計,截至前天,累計有66家公司的IPO批而未發,預計融資需求高達346億元。
此外,WIND資訊統計顯示,迄今已有54家公司的再融資要求獲得證監會批準,但尚未進入發行程序,這些公司通過增發或配股將為市場增加204.46億股的籌碼,融資的規模也超過1300億元。顯然,整個市場的籌碼供應正在向“供過于求”的方向發展。
而目前新股的IPO速度仍舊保持高速,除了創業板和中小板不斷上市外,大盤股也將陸續登陸A股,從12月初起,中船重工發行19.95億A股將拉開大盤股發行的序幕。目前,已經上會但未發行的大盤股還有中國北車30億A股,中國化學12.33億A股,僅上述幾只大盤股融資額將達到300億元。根據上海證券的測算,12月份IPO和再融資規模將超過600億元,這讓A股的資金面面臨不小壓力。
B. 流動性焦慮拖累A股
央行回收流動性的舉動越來越明顯,本周央行從公開市場回收流動性1270億元,與到期資金對沖之后,本周共計回收資金20億元。進入10月份以來,央行連續第七周實現資金凈回籠,兩個月來,共計回收流動性資金6650億元。
而A股今年以來的牛市,跟央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有關,今年銀行新增貸款9萬億,其中部分進入了股市,這也讓A股的流動性大大提高。但現在央行微調貨幣政策后,對A股的影響開始慢慢顯現。
中金公司研究部研究員哈繼銘分析稱,雖然宏觀經濟的增長勢頭不減,但近期一些跡象與8月初市場大跌之前極為相似,讓人們不得不警惕市場可能產生的年底流動性緊縮預期。央行曾于7月底進行了一周凈回籠,回籠之后大盤跌了一輪,而最近力度顯著加大,已經連續7周凈回籠。銀監會近期也要求各商業銀行防止年底前突擊信貸,把握節奏,13%的資本充足率傳言也誕生。7月底也是銀監會,對于資本充足率要求、次級債互持的新規可能出臺,造成市場恐慌。
本周三,越南加息,引發了對我國經濟刺激政策調整的擔憂。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前,市場本身已經對于是否會采取緊縮政策有著諸多猜測。
中投證券分析師李軍認為,近期外管局采取多頂措施控制熱錢流入,對熱錢流入引發的資產價格上漲預期有抵制和抑制的宏觀政策傾向,這使得市場可能對外部資金流入勢頭產生擔憂。
C. 年底回流資金是慣例
“冬種秋收是A股的慣例,A股年底很難見到大行情,因為不少資金年底都要回去做賬。”一位分析師表示,最近的大幅調整,也跟大資金抽逃有關。
在本周的大跌中,不少私募都接到了客戶要求贖回的申請。“今年我們跑贏了大盤1倍多,按照三七分成,我們的收益也有8位數,現在看不到好的投資機會,還是先跟客戶結算,再備戰來年行情吧。”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表示,今年多數私募的收益頗豐,為應付年底的結算,多數已經開始減倉。
統計顯示,不少私募基金管理人士,都在本輪大跌時,大幅降低了倉位,這也讓A股的拋壓異常洶涌。
“我們在周二的大跌時就開始大減倉,周四倉位降低到1成左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我們的倉位都不會太重。”一家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對未來貨幣政策的擔憂,是他們拋空股票的一大原因。
另外,國資委近日也要求央企進行資產清查,加快資金回籠,增強資產流動性。有分析人士認為這無疑會加劇A股市場的拋壓。統計顯示,三季度央企持有的重倉股市值超過了600億元,如果都套現的話,央企無疑成了空軍主力。其中央企對銀行股的投資占據著重要份額,比如說中國遠洋集團持有招商銀行119931.33萬股,持有市值高達2165959.76萬元。另外,建設銀行、華夏銀行等銀行股均有類似特征。
受這一政策影響,央企在之前二級市場低迷期間購買的股權未來減持的可能性較大,比如說寶鋼集團對新鋼股份、太鋼不銹等的投資,可能會有減持意愿。
D. 題材股時代告一段落
在A股的本周調整中,前期熱炒的題材股跌幅巨大,缺少熱點輪動的股市,很難激發投資者的參與熱情。
今年以來,市場中充斥著各種類型的題材,像奧巴馬題材、物聯網題材、低碳題材、創投概念股等,各種熱點轉換頻繁,相關個股甚至出現翻幾倍的大級別上漲行情。但多數大盤股仍舊在低位徘徊,甚至跑輸大盤。
中信建投分析師孫鵬表示,隨著各類題材股的熱炒完畢,很難找出被市場普遍認可并能吸引大批跟風資金的新題材,本周的大跌,讓題材股的風險集體釋放,也為大盤藍籌股的“上位”留足了空間。
昨天,盡管股指仍舊大跌,但中國石化、長江電力等大盤股已經翻紅,本輪的大跌也讓大盤藍籌的投資價值得以顯現。
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先明認為,前段時間一些板塊獲利頗豐,尤其是一些小盤股在今年漲幅已經不錯,投資者獲利清倉是大盤下跌的原因之一。未來一段時間,預計大盤還在調整之中,預計滬指在3000點左右獲得支撐。
E. 基金:大幅調倉備戰來年
在股市周二、周四、周五的大幅殺跌過程中,資金大幅流出,每天流出金額都超過250億元,其中11月26日,當天的流出金額高達329億元,創今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資金凈流出記錄。幾百億規模的資金流出,顯然不是散戶所為,基金斬倉出局的意愿很堅決。
“權重股帶頭殺跌,基金重倉股跌幅不比大盤小,這樣的砸盤顯然不是一兩只基金的個別行為,應該是多數基金的共同作戰。”一私募人士表示,基金重倉股的大跌,說明基金也在大幅調倉,并備戰未來的行情。
基金內部消息人士表示,以華夏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在上周率先減倉,部分基金隨即跟風操作。基金倉位測算數據顯示,巨頭基金公司中,上周唯獨華夏基金減倉,華夏與嘉實基金倉位略小于80%,華夏基金作為機構投資者的“風向標”,其減倉行為若獲得以“趨勢操作”為上的公募基金認同,后市多殺多的局面將難以避免。
另外,有傳聞稱,某大型保險機構在3300點附近贖回約30億元股票基金,導致部分基金賣股票換現金。每次股市回調之前,都能看到保險資金巨額贖回的影子,這次又有保險資金在3300點精準逃頂,保險資金對時機的精準把握真讓人望塵莫及。險資最近的一次精準逃頂是今年8月初,保險資金贖回導致基金大量拋出股票,造成了指數超過20%的跌幅,但愿這次的險資撤退只是個別現象。
最后,迪拜世界集團宣布暫停償還債務,引發投資者對其債務違約風險可能蔓延至全球金融體系的憂慮,從而讓香港H股大跌1000多點,這些外圍因素也帶動A股下跌。
不過,昨天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令本周的幾大X因素有了答案,下周的行情值得期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