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自3471點回調以來,隨著股指的急速下跌,部分上市公司股東的減持意愿增強。根據上市公司公告和權益變動報告書統計,8月5日-20日,32只股票的33家股東選擇了“出逃”,減持市值合計約22.2億元。
股指大跌 小非股東忙減持
今年以來滬深兩市股指頻創反彈以來新高,上市公司股東的持股市值也水漲船高。不過在結構性泡沫逐漸顯現之后,8月5日以來股指大幅下挫,下跌之快、回調之深都出乎意料。在此期間,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行為逐漸增多,尤其是小非股東更是股份“出逃”的主力。
根據上市公司公告和權益變動報告書的內容,按照實際減持時間統計,8月5日以來,32只股票的33家股東減持了2.1億股股份,減持市值合計約22.2億元。
上海中路(集團)有限公司是股市大跌期間減持規模最大的股東。中路股份公告,2009年8月11日-13日,中路集團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流通股923萬股(占總股份的3.47%);另外,中路集團于8月14日再次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流通股405.3萬股(占總股份的1.53%),合計減持市值約3.05億元。作為大股東,這是中路集團自2月11日以來近半年首次減持股份,顯然,市場迅速回調是中路集團減持的主要原因。
不過,從股東的排序來看,33家股東中,只有5家是大股東,小非股東的數量明顯占據了上風。28家小非股東減持股份合計1.63億股,減持市值15.39億元,占減持總市值的69%。其中,亞寶藥業公告,第二大股東眾力投資于2009年8月5日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公司股份15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74%,減持市值約2.05億元。
市場人士表示,目前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獨大的情況,小非股東持股比例與大股東差距較大,由于缺乏“話語權”,面對市場波動的風險,小非股東往往選擇通過減持來“落袋為安”。統計顯示,在33家股東中,有15家是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大宗交易漸成減持主渠道
自從2008年4月證監會推出大小非減持1%以上必須通過大宗交易的規定以來,滬深兩市大宗交易規模出現了明顯的增長。而從今年前幾個月的減持情況來看,二級市場掛牌交易仍然是大小非減持的首選。但是,由于近期市場的震蕩,這種局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大宗交易正在逐漸成為減持的主渠道。
統計顯示,8月5日-20日進行減持的33家股東中,15家選擇了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減持股份合計1.46億股,占減持股份總數的69.52%,占比接近七成。
市場人士認為,掛牌交易的價格往往會高于大宗交易協議價格,但是由于大小非股東的減持數量一般較多,利用二級市場減持容易造成市場的波動。尤其是8月5日以來市場出現大幅的回調,減持大量股份很難通過掛牌交易實現,在市場承受能力減弱的情況下,大宗交易成為了大小非的首選。
除了前面提到的中路集團和眾力投資外,張子燕的減持股份數量更多。中科英華8月20日公告稱,公司股東張子燕于8月18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分兩筆共減持其持有的流通股份3175.5萬股,占公司股份總額的3.12%,交易金額共計19053萬元。
此外,一些股東在今年進行了多次的頻繁減持。遠興能源限售股于2009年5月21日解禁上市,隨后的6月4日、6月11日、7月1日、8月5日、8月14日,遠興能源發布了五次關于股東上海證大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減持公告。僅8月5日-20日期間,證大投資就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出售遠興能源股份1280萬股,減持市值約1.81億元。
市場的波動難免會給大小非股東的心態帶來影響,在國內經濟逐漸回暖的環境下,隨著股市走勢趨于穩定,大小非股東的投資也會更加的理性。(記者 劉興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