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關鍵在于如何落實,而不能紙上談兵。收入分配改革這樣一個大問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就收入分配改革進程等問題,專訪了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
楊宜勇長期研究收入分配問題,是國家發改委牽頭的收入分配改革意見起草專家組成員。采訪中楊宜勇強調,雖然政府要負起首要責任,但是企業、居民等各個方面都要積極參與收入分配改革,盡自己的一份責任。
《財經國家周刊》:我們注意到,國家發改委有關調節收入分配的指導意見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中。你怎樣看待這一指導意見的內容和作用?
楊宜勇:可以說這次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設計的方面主體,也就是十七大報告中提到的那些內容,溫家寶總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所涉及。我覺得,現在的關鍵在于如何落實,而不能紙上談兵。收入分配改革這樣一個大問題,不是說中央出臺了一個文件就能解決了,而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財經國家周刊》:你說多方共同努力,包括哪些方面?能否舉一個例子?
楊宜勇:比如最重要的收入分配結構問題,就是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而所謂收入結構無非就是政府、企業、居民三部分。
近兩年我國國民收入分配的大致情況是,政府占24%,企業占17%,居民占59%,這有其合理的方面,但也確實不符合大眾的期待。要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就要降低另外兩部分。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就要向居民讓稅,尤其要從中央政府做起;從企業的角度,就要讓利。
《財經國家周刊》:你提到政府要主動讓稅,這是否意味著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或者提高起征點?
楊宜勇:我的意思是,首先政府要有讓稅或者說讓利于民的意識,然后再具體考慮從哪兒讓。至于個人所得稅,并不一定要讓。現在規范個稅征收,清查各種補貼,就有很多抱怨的聲音,我覺得這是不應該的。現在的問題是,真正的窮人是沒法發出自己的聲音的,而中產階層的聲音太大了。
《財經國家周刊》:你說中產階層的聲音太大,可是現在似乎認同自己是中產階層的人很少。
楊宜勇:這就是他們聲音太大的表現,或者說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表現,就是裝窮。
我到西方國家去考察,他們的中產階級不僅有客觀衡量的標準,而且有主觀認同度,而且往往都是主觀認同自己是中產階級的比客觀統計的還多,他們都愿意承擔納稅的義務,所得稅都在30%以上。中國卻是不管按什么標準,估算出來很多中產階級,但是你去一問,卻沒幾個承認自己是的。誰都說自己是窮人,不應該交稅。
《財經國家周刊》:收入分配結構問題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勞動報酬比重的下降,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
楊宜勇:從政府的角度,首先要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現在的最低工資標準太低了,國際上普遍的統計是最低工資相當于平均工資的40%到50%,中國卻只有20%。
另外一個就是要采用集體協商談判的方式增加工人的談判能力。
《財經國家周刊》:現在集體協商談判可能還存在很多障礙。
楊宜勇:現在法律上的障礙是很小的,事實中的阻礙正需要共同去克服。有一點要強調的是,集體協商談判不是沒有成本的。比如西方國家的工會在和資方談判的時候,都不是說工人自己去談,而是請談判專家來,還要請會計師來審計企業的利潤空間到底有多大,請律師來解決法律問題,等等。這樣下來,可能提高100元的薪水就要先付出100元的談判成本。如果我們的工人都等著政府或者企業來主動提高工資,那是不現實的。
對于工人,還要學會“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用手投票就是通過理性的方式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包括集體談判,也包括去選出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大代表。用腳投票就是覺得報酬不滿意了可以去選擇別的工作,去自己創業,或者等待,現在許多年輕的農民工就這么做了。(殷俊 范若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