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民生才能聚民心”,民生是“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議題;擴大內需、拉動消費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也是“兩會”關注的焦點。當“厚民生”與“轉方式”相遇,一舉兩得措施有哪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朱玉辰建議,分5年共發行1萬億元民生特別國債,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重大民生問題,矯正收入分配中的結構失衡,刺激居民直接消費。
發行民生國債 打破制約促消費的桎梏
新的一年,中國經濟繼續面臨穩增長、調結構、防通脹的重大任務,擴內需、促消費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之策。
然而,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率卻連續大幅下降。居民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00年的46.44%下降到2008年的35.32%,擴內需戰略難以真正啟動。
“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特別是初次分配中存在的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慢、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差距擴大這3個失衡。” 朱玉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數據顯示,1980年-2009年的30年間,我國GDP和財政收入分別增長74倍和59倍,而農村和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僅分別增長27倍和36倍。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由1990年的2.2倍擴大到2009年的3.3倍,收入差距擴大趨勢明顯。
朱玉辰表示,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結構,直接導致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比重的下降,并造成當前我國最終消費率迅速下降。“促進內需的擴大、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采取特別措施來切實提高居民收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
因此,他建議發行1萬億元民生特別國債,重點解決群眾“基本生活、基本醫療和基本教育”三大問題,矯正收入分配的結構失衡,償還經濟發展的民生欠賬,打破制約消費支出擴大的桎梏。
完善基礎民生保障 百姓有錢可花、能花、敢花
發行民生特別國債,對刺激我國居民消費支出、拉動內需具有積極作用。研究表明,我國國債規模變動對居民消費支出的正向影響較大,居民消費支出變動中29%-39%強的波動可由國債規模的波動來解釋。由此可見,國債具有很強的財富效應,是影響我國居民消費支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發行萬億民生特別國債,既能直接刺激居民消費支出,又能集中社會財富辦大事,為擴大內需、改善民生提供充裕的資金供給,形成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動力(310328,基金吧)。”朱玉辰指出。
目前,普通百姓特別是農村居民消費拉而不動或拉而微動。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不是人們有錢不愿花,而是沒有錢花,或是出于對未來不可知因素的恐懼和擔憂,有錢不能花、不敢花。
而發行民生特別國債可以解決老百姓的后顧之憂。朱玉辰談道,發行民生特別國債,將完善社會保障、醫療、福利制度等基礎性民生保障,提高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等供給水平,提高廣大中低收入階層的可支配收入,讓老百姓“有錢可花、有錢能花、有錢敢花”。
資金投向公共服務 有助于管理通脹預期
目前我國市場利率水平較低,有助于降低各類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減少長期融資活動的財政壓力,對于固定利率的特別國債發行更是如此。
朱玉辰強調,“當前情況下發行民生特別國債成本較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管理通貨膨脹預期的作用”。在他看來,發行民生特別國債,能夠促進更多社會閑置資金合理流入關系國計民生的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對我國當前管理好通脹預期、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等具有重要意義。
而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背景下,發行萬億元民生特別國債具有經濟基礎和現實可行性。2009年底,我國外匯儲備近2.4萬億美元、全國財政收入執行儲備為6.8萬億元;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009年已超過26萬億元。
另外,近年來,我國財政赤字率(財政赤字占GDP比例)一直低于3%的國際警戒線。即使在2009年,為抵御全球金融危機,我國實施大規模財政支出,赤字率也僅為2.2%。根據2009年財政收支水平,發行萬億元民生特別國債后,我國赤字率水平僅為2.8%,低于國際警戒水平。
“發行民生特別國債既不會成為經濟運行的負擔,也不會影響經濟運行的安全性。”朱玉辰表示。 (孟凡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