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論壇上表示
發展方式轉化經濟結構優化 消費對經濟產生更大拉動力
日前,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中國紡織圓桌論壇2010年會上表示,去年,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面前果斷出臺措施,在全世界率先遏制經濟下行實現企穩回升,成就來之不易。今年,中國將以現代服務業作為結構調整的突破口,保持經濟平穩較好增長的基本態勢。
去年3個“來之不易”
問:您怎么看待去年的中國經濟?
姚景源:我想說3個來之不易。第一,經濟增長。去年中國遏制住了經濟的下行,率先企穩回升。去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8.7%。世界銀行還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已經發表,去年美國、歐洲、日本都是負增長,整個世界經濟也在-2%左右的負增長。在全世界經濟都是這樣一個狀態下,中國經濟實現V型走勢,能保持正增長而且是8.7%,真的是來之不易。
第二,就業。2008年年底,全國有上千萬農民工回到家鄉。當時分析這些返鄉農民工的特點,認為他們在城里工作多年,已經不適應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了。可一年過去了,沒出問題。當初被迫回到家鄉的農民工,絕大多數又回到了工作崗位。國家統計局最近調查了1.5萬家用工企業,49%企業反映用工出現難度。這就是因為中國短時間內遏制住經濟下行,率先做到了企穩回升。
第三個,物價。去年年初,經濟學家討論物價走勢,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是中國要出現通貨緊縮,物價持續不斷往下掉。一種是會通貨膨脹。2009年CPI為-0.7,11月份、12月份由負轉正。數據表明,去年既沒有出現通貨緊縮的局面,也沒有出現通貨膨脹。
進行結構調整刻不容緩
問:怎樣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呢?
姚景源:第一,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因為向好基礎不穩固,還有不確定性。
第二,要更加注重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今年,增長速度不像去年是嚴峻的問題,要更加注重增強經濟內在的動力和活力。去年中國經濟有了這樣的成就,政府起了巨大的作用。這種困難面前,政府必須要出面。但隨著戰勝這場困難取得重要成果,應當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增強經濟增長內在動力和活力上,要讓市場機制發揮更多的作用,讓企業在經濟運行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更加關注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第四,更加關注把握好國際國內兩個大局。
第五,更加注重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現在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首先,從生產層面看,第三產業比重太低,全國經濟普查,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是41.8%,美國是80%,全世界平均水平是60%。第三產業吸納勞動力多,中國是全世界就業壓力最大的國家,恰恰是吸納勞動力最多的產業不發達,三產比重低,結構層次也低,缺少現代服務業。所以,要把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作為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其次,從需求的角度看。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中國過去長時間依賴投資、出口,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夠。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已經受到了教訓,外向度過高,結果發達國家一衰退,中國的工廠就得關門,工人就得失業。
在這個問題上要兩面看,一方面現在經濟全球化,中國一定還是要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另一方面,中國這么大的國家,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歸根到底,不可能也不應該放到外部需求的不斷擴大上,還是要放在擴大內需上。
消費結構到了升級階段
問:怎么擴大內需呢?
姚景源:第一,得讓大家有錢,提高居民的收入。
第二,人有了錢,敢不敢花錢又是一回事。這取決于兩個預期,一是對自己未來收入的預期,一個人對自己未來收入預期越好越敢花錢。一是對未來支出的預期,一個人覺得未來支出預期壓力很大,就不敢花錢了。房價那么高,孩子結婚咋辦?老了看病怎么辦?小孩上學怎么辦?所以,一方面大家總說消費不足,另一方面銀行存款不斷增加,就是由于民眾對未來支出壓力大,不敢消費。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是要加大民生投入,完善社會保障,民生投入沒有重復建設,完善社會保障,讓大家有錢,然后又敢花錢,這樣的消費能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消費結構到了升級階段,這是經濟增長當中的客觀規律。消費結構升級取決于人們的收入和文明狀況。比如服裝,本來不就是穿在身上不冷嗎?現在講品牌,品牌是一種文化,人們現在穿的衣服是一個文化問題,是一種對美的追求。所以一定要讓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力量。
第三,要素投入。中國一直依賴物質資源投入支持增長,沒有可持續性了。一定要提高創新能力,要加大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力度。現在是經濟回升向好,但不等于根本性好轉,根本性好轉也不等于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轉變發展方式。
問:今年中國經濟會是什么樣的發展過程?
姚景源:我相信,今年中國經濟還會是保持一個平穩較好增長的基本態勢,會是一個結構不斷優化的過程,發展方式不斷轉化的過程,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有較好較快發展的過程,消費對整個經濟有更大拉動力的過程,創新能力和技術進步對經濟貢獻能更大的過程。(記者 熊 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