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十二月二十四日電 題:東汽走過“最后的守望”展翅新生
中新社記者 楊杰
記者近日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十周年中央媒體采訪團走進東汽漢旺基地主機四分廠,數百名最后的“守望者”正按進度有條不紊地搬遷著最后一臺大型數控設備。本月底,“十里東汽”時代將畫上完整的句號。
“我們的父輩在這里奉獻了青春,我們又在這里長大,參加工作,這里留下了我們太多無法割舍的回憶,現在就要離開了,真是舍不得。”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鳳表示。
“重裝巨子”東汽是中國火電、風電、燃汽輪機的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發電設備制造企業,扎根綿竹漢旺鎮已歷四十四年,將漢旺帶向了繁榮,時稱“十里東汽”,聲名遠播。
時針永遠停留在十四時二十八分的鐘樓,是漢旺基地和“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的標志。嚴重損毀、千瘡百孔的廠房,廢墟上堆放的廢鐵、磚塊等,無聲訴說著大地震帶來的毀滅性打擊。
東汽黨委書記何顯富說,震后僅五天,東汽德陽基地恢復生產;第七天,震后首批產品下線啟運;第十二天,東汽人在東汽德陽基地誓師,踏上新的創業征程。
主機四分廠,是東汽未被地震摧毀的兩家工廠之一,汽輪機大部分總裝在這里完成。震后第二十五天,在頻繁發生的余震中,四分廠恢復了生產。一年多來,守望在這里的數千東汽人頂著余震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的威脅,堅守崗位。
留守者之一的王鳳說,震后最初一段時間余震比較厲害,工友們在避震后立即投入工作。王鳳說,很快將搬到新基地上班,那里的條件很好,大家會更安心的。
東汽黨政辦黨支部書記、漢旺辦公室主任黃震告訴記者,從去年六月以來至今,東汽設備、物資的搬遷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東汽人邊維修改造,邊搬遷轉移。為了加快重建步伐,東汽人每周工作六天,每天上班九小時,并開展“大干苦干一百天,搬進基地迎新年”勞動競賽。
在八角井新基地的廠房里,記者見到了搬遷過來的設備,正開足馬力生產。其中一臺是一九五五年從法國里內公司進口的九米立車,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搶出來后經大修及數字化改造,目前仍發揮著巨大作用。
何顯富告訴記者,東汽去年工業總產值達一百零八億元人民幣,比二00七年增長百分之十三,產能恢復到震前的百分之八十八。今年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一百七十億元,完成產品產量二千九百萬千瓦,其中風電、核電等綠色能源的產量大幅增長。
目前,占地二千六百畝的生產新基地十九個廠房已完成十七個,搬遷完成了二千多臺,所有廠房將在春節前投入使用。同時,安置受災職工住房的“綿竹竹苑”八百七十六套已全部交付職工,德陽“東汽馨苑”四千四百二十九套住房將在本月底全部交付職工。
作別漢旺時代,新東汽在新的征程中,走得從容淡定。在車間明亮、機器轟鳴的德陽新基地,東汽公司副總經理肖珉指著棲息于路燈之上的“海鷗”告訴記者,海鷗是東汽的標志,我們要像海鷗一樣,自由地飛翔,高高地飛翔!(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