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就開始流傳的保險機構主體將擴容的傳聞似乎正在逼近。
近日來,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15號,中國保監會辦公樓內顯得異常忙碌!澳壳耙呀涍f交籌備申請的保險公司有幾十家,多數是由央企和地方國有企業發起組建的本土保險公司!庇斜kU業內匿名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這些待籌建的保險公司包括北部灣、泰山、同泰、中安、信安、中原、安康、中融、人和大眾等,主要集中于廣西、山東、江西、河南等地,“其中不乏央企、地方國有企業和地方民營龍頭企業共同發起成立,實力相當雄厚!
這其中,有中國中鋼集團公司這樣的央企巨頭。“中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由中鋼集團,聯合部分中央直屬企業和地方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共同發起成立,已向中國保監會申請注冊批準,擬注冊資本10億元!敝袖摷瘓F保險項目小組一位人士向本報記者透漏。
究竟是什么催生了眾多央企進軍保險業?而隨著央企的大舉進入,又會給金融業和央企本身帶來哪些改變?
國企擴張沖動
“中鋼集團進軍保險業,一個主要方面的考慮就是探索利用保險資金推動海外礦產資源開發!鄙鲜鲋袖摷瘓F保險項目小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他介紹,目前中國企業海外資源開發的資金來源于銀行貸款,渠道比較單一,企業融資成本不低,進一步探索保險資金的“出!奔染哂袘鹇砸饬x,也對企業的資金支持有重要作用!袄帽kU資金推動海外礦產資源開發絕不僅僅是某個行業或者某個企業普通的投資行為,而具有更深層次的戰略意義,對我國礦業和保險業的發展都大有裨益,不僅構成了保險投資與國家戰略有機的結合點,而且有助于實現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有效融合,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事實上,不只是保險業,近兩年來國企涉足銀行業、信托業、金融租賃業的股權投資行動愈演愈烈。既有中石油、國家電網、寶鋼這類在能源等領域占據絕對優勢的央企,也有安徽出版集團、陜西延長石油集團這樣的地方國企,還有財政部代為行使監管的中國郵政集團這類國企。這些機構涉足的領域主要是擬上市的國有銀行及城市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
國電集團就是突出的例子。作為中國最早涉獵金融機構的大型央企之一。在金融危機下,國電集團逆市擴張,著力布局金融業。今年以來,國電集團和中信信托共同發起設立了中電資產管理公司、并且接手了上廣電在廣電日生人壽的股權,參股了廣發銀行和華夏銀行,并擁有英大證券,與此同時國電集團正醞釀成立基金公司。
而國有金融保險機構也不甘寂寞。今年5月,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與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股權投資、債權投資、不動產投資這三大投資領域被列入框架協議中,這是保監會有關基礎設施債權投資等一攬子“保險投資新政”發布后,保險業巨頭首次聯手央企啟動的“強強合作”。
今年4月,保監會集中發布以基礎設施債權計劃投資為核心的一攬子“保險投資新政”,符合條件的保險企業不但可直接投資基礎設施債券投資計劃,投資比例也較以往有所提高,但由于這類計劃具有較高的流動性風險,償付能力充足且管理資產規模龐大的保險機構,無疑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這是金融企業聯手實體企業的一次有益嘗試,為的是抓住當前擴大內需的難得機遇,金融企業不僅將為實體企業發展提供保險保障服務,更為其重組改制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敝袊藟劭偛脳畛硎。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壽債權計劃在2008年末已經增加至92.5億元規模,這成為其2008年年報中的突出亮點。作為國內資本市場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和貨幣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中國人壽旗下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目前管理資產規模已達到12000多億元,資金的充裕使其成為央企等實體企業青睞的合作伙伴。
據國資委發布的消息,2008年的中央企業,雖然經受兩次自然災害及石化、發電企業的政策性虧損等因素,全年累計實現的利潤,仍在7000億元左右。另據了解,去年全球的十大賺錢企業中,中國有3家央企榜上有名,除了中國工商銀行2008年度稅后利潤1108億元,成為全球最賺錢的銀行之外,中石油2008年度凈利潤1144.31億元,仍然鎖定亞洲最賺錢企業稱號;中國移動當年盈利1127.93億元,成為全球最賺錢電信公司。
“央企對‘產融結合’樂此不疲,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閑錢太多了。”中國銀行高級研究員譚雅玲認為,央企發展“產融結合”,既有進入戰略行業的考慮,又能滿足主業發展的金融需求。在超級產業巨頭那里,他們普遍認為中國的金融行業的競爭程度,遠不及實業和制造業,由此認為金融業還有很大市場空間。
國資委默許下的產融結合實踐
央企目前大舉進入金融業與國資委的態度是分不開的。
金融危機以來,面對國航、東航等央企在投資金融衍生品時接連巨虧的事實,國務院國資委一方面向相關企業連續發警告、劃“紅線”,一方面派主要領導帶隊輾轉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等多家企業,鼓勵這些企業利用金融市場機會,多開展“產融結合”。
2008年年底,在“中央企業產權管理工作會議”上,國資委副主任李偉指出,做好中央企業的產融結合,是2009年央企產權管理工作的要務之一。2009年4月15日和17日,李偉先后到中國電力集團、中國五礦集團,就產融結合問題進行調研,提出“要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產融結合必不可少”。
不久前,一位國資委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國企)只有做了很多市場化的行業才能有機會慢慢改變形象,回到市場軌道上來。
而在兩年前的2007年8月,國資委還專門發布了有關通知,要求“今后中央企業對房地產、金融、證券和保險業等進行非主業性質投資時,必須向國務院國資委報告!
前后不到兩年時間,國資委對央企進入金融業的態度悄然起了變化。
“世界500強企業中,有80%以上都進行了產融結合的戰略行為。當企業的實體資產一旦足夠強大,再開展產融結合,確實就能為企業鑄造一個可供自己掌控的融資平臺,這是世界所有大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中國科技大學教授趙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包括國家電網公司在內的眾多央企巨頭都在期待國家對金融控股集團管制,尤其是對央企成立金融控股集團管制的放松。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家電網集團公司直接控股財務、壽險、財險、證券、信托、經紀、期貨7家金融機構,參股17家金融企業,資產規模達到2460億元,控股金融機構實現營業收入34.99億元。同為業內巨頭的寶鋼集團,也在傾心打造自己的金融平臺。目前已經投資近百億元,參股浦東發展銀行、交通銀行、華泰財產保險公司、新華人壽保險公司、福建興業銀行等,并經多輪合作,現已成為太平洋保險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對自己涉足金融業,寶鋼集團在其網站上的解釋是,“金融業是寶鋼的儲備性戰略產業”。
而國內目前已有大約80家國有企業集團獨立組建財務公司,許多大型企業集團,如中石化、中電力、中核、華電等企業,雖然產融結合發展迅速,但多數是依托其下屬的財務公司進行業務運作。
“下一步,有必要將這些財務公司升格為金融控股公司!壁w曉認為,大型國有企業走產融結合的道路是大勢所趨,組建金融控股公司,更有利于國企參與國際競爭,符合國資委提出的“2010年把中央企業調整優化到80-100家,以及培育30-5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的目標。(李彬)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