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中方主席王岐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俄羅斯副總理、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俄方主席茹科夫共同主持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金融危機以來,面對我國對俄進出口總值“雙降”、俄方關閉切爾基佐夫斯基集裝箱大市場等新情況。專家學者認為,種種跡象表明中俄經貿合作已處于調整期,我國的對策應是加強政府層面的交涉、協調,進一步規范我方對俄貿易方式,并做大做強對俄貿易龍頭企業、構建邊貿大省對俄出口生產體系,努力消除中俄經貿合作的體制障礙,保證合作渠道暢通。
中俄經貿合作已處于調整期
記者調查發現,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俄之間的經貿往來有兩件大事值得關注:一是我方對俄進出口總值急劇下降,二是俄方不久前宣布關閉切爾基佐夫斯基集裝箱大市場。受訪的專家提出這兩大標志足以說明中俄經貿合作已處于調整期。
俄羅斯作為黑龍江省第一大合作伙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和俄羅斯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2008年黑龍江省對俄出口就下降了5%。2009年1至7月黑龍江省對俄出口又繼續下降了40.5%,同期全國對俄出口總值下降49.6%;1至8月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總額則同比下降41.5%。今年1至7月黑龍江省與全國對俄進出口總值分別下降41.8%和36.5%,到了8月仍處于下降勢頭。
同時,俄方宣布關閉切爾基佐夫斯基集裝箱大市場,使在俄的華商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切爾基佐夫斯基市場位于莫斯科東區,形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是莫斯科最大的服裝鞋帽等日用品批發市場,并輻射俄羅斯和獨聯體周邊國家。今年6月29日,俄方以該市場存在違反衛生規定的大量投訴為借口,下令即日起“臨時關閉”市場,被查扣的20億美元中國商品和在市場謀生的華商命運引起各方關注。與此同時,黑龍江省在遠東的中國商品市場也面臨被查封的窘境。
黑龍江省社科院東北亞所研究員宋魁分析認為,這兩件事足以說明,俄方意在延續整肅灰色清關、早日結束練攤貿易,也就是說中俄貿易已進入調整期,即將步入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
各方詳解俄羅斯政策調整的動因
對于俄方政策的調整,黑龍江省不久前召開了對俄合作工作座談會。座談會上,黑龍江省社科院、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政府參事室等智庫機構的多位俄羅斯問題專家學者作了重點發言,提出俄方政策的調整出于國家安全、保護本國公民就業和迎接“入世”檢查的考慮。
與會的專家提出,防范大量資金流失,維護國家安全是第一大考慮。外來的假冒偽劣產品橫行俄羅斯,給俄方的商品零售業和民族工業帶來嚴重沖擊。與此同時,大量非法外國務工者對俄羅斯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在俄務工的外國人每年繞過海關檢查將超過100億美元的資金轉移出俄羅斯,非法外國務工者因不納稅每年給俄帶來的經濟損失超過80億美元。
“限制外國勞務,保護本國公民就業”也是一大考慮。按照俄羅斯聯邦移民局的統計,當前在俄羅斯1.5億人口中有1000萬到1200萬外國人在工作,其中700萬是非法的。為此俄方專門頒布法令,規定凡持簽證進入俄羅斯的外國公民,半年內在俄境內一次性停留期限不得超過90天;特殊情況下方可延長逗留時間,但不得超過10個自然日。
此外,俄方規范商品零售市場,意在迎接“入世”檢查。長期以來,在俄羅斯集貿市場上出售的日用百貨和輕工產品基本都是以“包機包稅”等“灰色清關”方式流入俄羅斯境內,而“灰色清關”以及與之相關的海關腐敗、市場管理混亂正是俄羅斯加入WTO最大的阻礙。因此,俄方一面整肅“灰色清關”,一面頒布規范零售市場的法律。
中俄經貿良性發展應尋求“四大轉變”
受訪的官員、學者提出,我國應積極應對俄羅斯對外貿易政策的變化,及時做出適應性戰略調整,實現中俄經貿合作從不規范到規范、從以貿易為主向合作與貿易相結合、從初級合作向產業合作、從原材料貿易向精深加工合作轉變。
黑龍江大學俄羅斯所研究員戚文海建議,借助中俄邊地貿合作常設工作小組的工作機制,爭取與俄羅斯在國家層面上進行協調,解決俄羅斯政策多變、延長海關通關時間、提高服務質量、加大打擊黑社會勢力、保障我方人員合法權益等問題,為我國及黑龍江等邊貿大省對俄貿易創造寬松的環境。
宋魁提出,黑龍江作為對俄羅斯的貿易大省,應在對俄經貿調整中發揮更大作用,如做大做強對俄貿易龍頭企業,不斷培育新的對俄貿易主體,引導該省在俄從事經貿活動的企業和個人盡快調整經營策略,規范經貿活動,打入俄羅斯本國人的營銷渠道。同時,構建黑龍江省的對俄出口生產體系,可以在哈爾濱等大中城市發展對俄高新技術、機械裝備制造、電子產品加工、輕紡工業、木材精深加工等產業。
黑龍江省省長栗戰書提出,推進對俄經貿合作適應性戰略調整,宜致力消除中俄經貿合作的體制障礙,保證合作渠道暢通。雙方宜在金融、保險、稅收、仲裁、商檢、海關、運輸等領域制定并完善相關的法規,共同打擊各種商業欺詐和不法行為,為雙方合作主體進入對方市場提供更周到的服務。(記者 顏秉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