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國銀行業協會副會長楊再平在北京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投放逾7萬億元貸款所產生的不良資產將在2-3年后顯現,并將導致中國銀行業不良資產率上升1%-2%。
復旦大學經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孫立堅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僅憑不良資產率上升1%-2%這個數字,并不能得出中資銀行面臨巨大風險的結論。關鍵是要看投資者對未來市場的信心如何,如果投資者認為銀行的不良貸款會對銀行產生重大影響,并會牽連到投資者自身,那么有可能出現存款搬家現象,將資金投向股市、樓市等,這種結果將形成新一輪的市場泡沫。”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奚君羊表示,“在原來的基礎上不良資產率再上升1%-2%,問題將比較嚴峻。”他認為,原本銀行從貸款中獲得的收益就比較低,收益率也就在1%-2%左右,隨著不良資產率的提升,也就意味著銀行的盈利能力降低了。他還強調,下階段應加強智能風險管理,將風險控制到最小。
據了解,14家上市銀行中報日前披露完畢,合計實現凈利潤2254億元,同比小幅下降3.16%。上半年14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余額3331億元,環比下降5.6%。不良貸款率為1.53%,比年初減少0.51個百分點。
孫立堅稱,“不能光通過不良貸款率來判斷銀行資產質量。”他認為,上半年貸款天量增加,是不良貸款率普降的重要原因,因為隨著貸款數量增加很大,基數變大,不良貸款必然會被稀釋。孫立堅認為,不良貸款率變低不能真正判斷銀行資產質量。隨著不良貸款在后期的體現,現階段還不能很樂觀對待潛在的風險。
另外,楊再平還表示,銀行業凈息差的下降將是長期趨勢,今年該行業整體業績或為負增長。
對此,奚君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對凈息差下降這一點比較認同,如果現階段大幅度降低利率,造成利率過低,從而產生存款轉移現象,那么通貨膨脹預期變高;而如果將貸款利率增長過多,也會對企業融資產生很大的壓力。但是,他認為對于銀行業的整體業績未必悲觀,銀行業的發展態勢還是很好,銀行的業務種類豐富,利潤來源也并不局限于單個業務。長期看來,隨著業務規模這個蛋糕越做越大,未來會逐步走好。”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