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多項數據指向復蘇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前,多家機構已經推出了預測。像中金研究所預計,第二季度的GDP同比增速為7.4%,摩根大通認為是6.9%,和訊在十大券商機構的預測數據基礎上得出的“和訊預測”則顯示為7.5%。
雖然數據多有出入,但是高于第一季度的6.1%已是共識。
“今年下半年會更好,有些政策的效應會在下半年顯現。”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教授向《國際先驅導報》指出,不僅僅是GDP,社會消費品零售市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PMI(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等數據同樣比較樂觀,與GDP共同為中國經濟復蘇提供了數據支持。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長已經從2月份的11.6%回升到5月份的15.2%。洪濤認為,消費市場的穩定和復蘇對經濟起到了穩定作用。
而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數據,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3.2,比5月微升0.1。這也是該指數連續4個月保持在50的榮枯臨界點上。洪濤介紹,實際上,PMI從去年11月份開始,一直在上升,顯示制造業呈企穩回升狀態。
目前,CPI指數一直走低,但跌幅已經開始收窄。洪濤告訴記者,從2007年到現在,CPI經歷了從低到高再到低的一個完整的周期。CPI指數代表著物價的變動,比較低的CPI給投資創造了條件。
洪濤指出,雖然中國經濟的增速有所下降,但是從全球范圍上看,增幅仍然較高。經濟增長帶動了消費市場,進而將帶動整體經濟的復蘇。
“從現在的趨勢看,中國有可能迎來經濟復蘇,并將帶動整個亞洲的復蘇。”洪濤說。
被數據掩蓋的問題
“對此,我的態度是有保留的樂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包明華指出,中國經濟的外貿依存度過高,導致對國際經濟的依賴程度偏高。在大環境沒有改善的情況下,中國自身的宏觀政策顯然不能完全解決經濟所面臨的系統性風險,也就是“自己沒辦法控制的風險”。
“現在看來,降低外需依賴、經濟本身的質量和效率偏低等等問題都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包明華說。
而這些,也是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常務理事譚雅玲非常擔心的。“從現在看,要‘保8’是沒什么問題,但是中國經濟需要的只是‘保8’嗎?”譚雅玲認為,實際上,從中國上半年對經濟的投入看,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好看是必然結果,是很正常的。
“我覺得這個結果不值得樂觀,數據掩蓋了很多問題,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農村問題、就業問題等并沒有得到解決。”譚雅玲指出,在經濟危機沒有來的時候,中國在不斷尋找經濟短板作調整,在危機來了之后,反而放棄了這種新思維,改用傳統的方式救自己。
“數據是樂觀的,但很多現實存在的問題反而被上半年的投資掩蓋掉了。”財經評論人葉檀也對記者表達了相同的憂心。
政府或將收緊信貸
實際上,作為經濟刺激計劃的一部分,寬松的信貸政策已經引起了專家的擔憂。包明華認為,中國已經開始擔憂寬松的信貸政策導致的流動性過剩轉變為通脹,政策有收緊的趨勢。譚雅玲表示,目前來看,中國市場將難逃流動性過剩的問題,下一步的計劃,應該考慮是如何使資金的流動更均衡。
洪濤則告訴記者,下一步的經濟調控,還應該將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考慮進去。“為什么數據樂觀,實際形勢卻看起來沒有那么好?”洪濤說,中國經濟的確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人們在心理上對危機的感受程度較大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區域、有些行業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較大,容易產生放大效應,讓人感覺不均衡現象非常嚴重。
“我們還應該出臺一些措施,來減輕社會心理方面的壓力。”洪濤說,“總之,今年的經濟形勢會不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