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4日由恒生銀行(中國)在廣州舉辦的理財巡回論壇上,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指出,全球經濟正處于危機的“中部區間”,經濟在復蘇,外部環境已有所好轉。他預計世界經濟中長期將呈現出“低增長、高通脹”態勢,而中國的通脹比美國還要來的早一些,明年就將出現,保守估計明年全年CPI將在3.5%,激進一些的話這一數字則會去到5%。
“保八”問題不大
“經濟的確在回暖,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而國內情況比外部要好的多。不少領先指標都出現好轉。”哈繼銘舉例說,如汽車銷量、房地產成交量都在回暖,庫存消化時間縮短等,而房地產投資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還有望加速。“對今年的宏觀經濟,短期的觀點是比較樂觀的,我覺得今年‘保八’問題不大。”哈繼銘認為,今年的GDP增速會逐季加快,一季度GDP為6.1%,接下來的二季度他預計會達到7.4%,三季度會超過8%,四季度則接近9%。至于銀行資金流動性仍很充裕,雖然新增信貸出現季節性回落但仍強勁,他預計今年6月份的新增貸款將達1.3萬億。
通脹將“重出江湖”
談到通貨膨脹問題,哈繼銘指出,中國明年就會出現通脹,而美國后年出現通脹。為何中國的通脹會比美國來得早一年?他解釋說,這是因為今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上揚,中國及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對此反應非常劇烈。比如中國和印度等國家投資增長速度特別快,它們的CPI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投資重工業,如鋼鐵、水泥等,這些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很大,所以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很容易率先在新興市場推高通脹。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經濟增長與潛在經濟增速之間形成的差異。如果一個國家有很多產能還沒利用,一旦經濟復蘇也很難造成通脹,無非就是把閑置的產能逐漸利用起來,這是產出缺口帶來的效應。像美國現在經濟增長-6%,將來可能0增長,而中國和印度存在較為嚴重的產能過剩,幾乎沒有產出缺口,這也形成了通脹的誘因。
哈繼銘預計,中國的CPI數據將在今年11月“轉正”,在大宗商品價格預測比較溫和的情況下,中國明年的通脹將可能達到3.5%,如果激進一些,明年通脹將是5%,這會使得目前存款利率明顯為負,因此中國的貨幣緊縮政策也會先于美國到來。
宏觀政策11月或微調
此外,哈繼銘還分析說,在今年11月末12月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時,現行的貨幣政策可能出現調整。彼時“保八”目標達到,通縮結束,更需要重視的是經濟結構調整、防通脹。不過他也表示,政策調整應不會出現180度大轉彎,不會是結構性深調,更多的可能是采用發央票收緊流動性等數量型工具,最后才會是加息。而且,在通脹預期到通脹真正發生這個過程中,往往會伴隨著“股價漲、樓價漲、物價漲、利率漲”這幾個階段,當前的經濟形勢正驗證著這個階段,之后便又是通通下跌,進入循環。在政策調整的過程中,股市應不會一落千丈,房價還可能被進一步推高。(記者劉薇、實習生李婕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