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當被問及近一年來執政的業績時,美國總統奧巴馬給自己打了個“B+”的分數。他坦陳,這不是一個讓他感到滿意的分數,但在當前情況下,他無法自我拔高。
因為事實也很簡單,在驚心動魄的執政第一年,美國經濟成就有目共睹,但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用奧巴馬的話說,盡管美國經濟已走出了“自由落體下滑”,盡管美國經濟也開始“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但經濟“仍未走出叢林”。
拯救美國經濟初見成效
去年1月20日,在萬眾矚目的就職演講中,奧巴馬說:“我們處于危機之中,這一點已得到充分認識……我們的經濟嚴重衰落,住房不保,就業減少,商業破產……這些都是危機的跡象,數據統計將予以證明。”
奧巴馬并非危言聳聽。以最有代表性的G DP增長率來看,去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分別萎縮了6 .4%和0 .7%。但到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則增長了2.2%。對第三季度“難得的”增長,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克里斯蒂娜·羅默評價為里程碑事件。而要完成這一驚天逆轉,顯然非尋常之力可以完成。奧巴馬為此可以說是傾盡全力。
在他的強力推動下,美國出臺了總額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這是繼羅斯福“新政”后,美國政府最大規模刺激經濟的舉動。為挽救金融業,財政部和美聯儲制定了高達2萬億美元的金融救援新計劃。美聯儲更是在過去一年全力配合,以各種途徑努力拯救美國經濟。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經濟也終于重現轉機。以第三季度經濟重現增長為契機,在奧巴馬執政的第一年,美國經濟終于開始從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中走出,盡管奧巴馬和美聯儲也都反復強調,復蘇力度依然疲弱。
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曾擔任過白宮經濟顧問巴里·伯斯沃茨(Barry Bosworth)就說,奧巴馬繼承的是一場經濟災難,他的總體應對政策“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唯一的指責應該是為什么這么慢”。但在他看來,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國會的兩黨斗爭的掣肘,這導致許多應對方案久拖未決。
在整體經濟轉行的同時,華爾街也告別了暴跌的疾風驟雨,這顯示金融市場實際對奧巴馬的舉措投了信任票。以道瓊斯股指為例,去年3月份一度跌到不到6500點,目前則維持在一萬點上方,增幅雖不及一些新興經濟體,但也達到了驚人的60%多。
而且,在這一年中,奧巴馬還在醫療改革、金融監管改革等諸多領域全面推進,以此重建經濟的基礎。在奧巴馬看來,在過去10年,40%的美國企業利潤來自金融領域,這是不可持續的。美國經濟正在利用危機帶來的契機進行深刻轉型,奧巴馬通過制定一系列新的教育、醫療衛生、能源計劃,全面增強美國經濟競爭力,為經濟新的騰飛奠定基礎。
因此,對于奧巴馬的經濟對策,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一度打出了“A”的高分。
棘手問題接踵而來
按照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羅默的說法,奧巴馬上臺以來拯救美國經濟,大致有“三部曲”:第一部,制止經濟“自由落體式”下滑,穩定金融市場;第二部,重建市場信心,修復金融體系;第三部,創造就業機會,應對高失業問題。
也可以說,奧巴馬上任之初,面臨的是經濟領域的“三座大山”。在過去一年中,他成功地翻越了兩座大山,但失業問題這座大山,無疑是他當前最棘手的難題。
最近幾個月,盡管整體經濟出現了好轉,但失業率卻是居高不下。去年10月份美國失業率達到了10.2%,為26年來最高水平。11月份12月份失業率略有下降,但也都維持在10%的高位。
美國人找不到工作,奧巴馬自然千夫所指,他也為此付出政治代價。不久前的美國地方選舉,“奧巴馬效應”風光不再,共和黨能卷土重來,其中最大的因素,用美國媒體的話說,就是美國民眾用選票對奧巴馬的就業政策表達不滿。
如果說失業是最顯性的民生問題,奧巴馬面臨的,則還有諸多隱性的問題。或者可以說,他又面臨新的“兩座大山”。
其中一個是赤字問題。美國去年的財政赤字達到了創紀錄的1.4萬億美元,約相當于美國G D P的10%,為第二次大戰以來最高水平。按照奧巴馬政府的預計,在未來十年內,美國財政赤字總規模將達到9.1萬億美元,而2010財年赤字額將達到創紀錄的1.5萬億美元。
高赤字,加上美聯儲維持在近乎零利率的寬松貨幣政策,累計的是惡性通脹的風險。一旦美元因此貶值,物價大幅上升,則勢必會壓縮消費,讓經濟復蘇的萌芽面臨枯萎的風險。
對此,BM O公司經濟學家安迪·巴馳就說,奧巴馬和國會現在都像是“醉酒的水手”,從短期看,奧巴馬的大規模開支計劃穩定了經濟,“但從長期看,他制造的‘財政(赤字)海嘯’獎,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應對,將在未來幾年引發新的金融危機。”
創造了“拉弗曲線”的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拉弗就警告:“盡管深度衰退帶來的短期陣痛非常劇烈,但兩位數的通脹造成的長期后果才是毀滅性的。”而在他看來,現在的通脹風險甚至較70年代危機更高。在70年代危機中,美國通脹峰值接近15%,金價從每盎司35美元飆升至850美元,美元匯率也由此崩潰。
另一座大山,則是經濟的可持續復蘇問題。美國經濟目前的好轉,很大程度屬于“政府驅動型”。這種“政府驅動型”經濟,雖見效快,也隱藏著新的危機———因為政府不可能一直保持這種高投入,尤其是對已債臺高筑的美國政府來說,如果政府不能有效使經濟由“政府驅動型”向“自我修復型”轉變,那么經濟危機就不可能結束。
這其實也就牽涉到美國“退出戰略”的問題。美國經濟戰略研究輝主任本·卡里內爾(Ben Carliner)就說,當前美國經濟存在“雙底”(即W型)衰退的可能性,“出現‘雙底’衰退的最大風險,就是政府刺激計劃太早結束……因為私人需求太疲軟無法驅動復蘇,二政府刺激又不能填補這一空缺。”
對其它國家來說,美國經濟存在的不確定是一個潛在威脅,另一個潛在威脅,則是美國為擺脫危機可能以鄰為壑,推行保護主義。從奧巴馬上任之初批準“購買美國貨”條款,到對中國輪胎破天荒實施特保制裁;從故意縱容美元貶值,再到一系列針對中國商品的“雙反”制裁,奧巴馬政府的保護主義抬頭趨勢明顯,以至于《華爾街日報》譏諷奧巴馬是“保護主義總統”。(記者 劉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