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30日,在創業板上市的有78家公司,剔除今年上市的20家創業板公司,余下的58家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累計實現凈利潤10.23億元,到今年一季度,這些公司實現的凈利只有 7.20億元,環比下滑近30%,這與A股兩市上市公司總體環比23.22%的增幅大相徑庭。
業績下滑原因多
在目前已經上市的78家創業板公司中,其在2009年都實現了利潤同比增速的正增長。但2010年一季報的數據顯示,僅有38家公司一季度實現超過30%的利潤同比增速。而有些公司的業績卻出現了業績大變臉,出現了同比下降甚至虧損。
其中,三聚環保開啟了創業板虧損的先河,其在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539.47萬元,可去年全年公司盈利為5097.87萬元。但公司給出的解釋是,由于公司的經營活動帶有明顯的季節性,其主要收入都來自下半年。事實上,今年第一季度的虧損較去年同期還減少了403.23萬元。
華誼兄弟作為影視公司一直為市場所關注,而在一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33.02%;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下降69.88%和56.14%;凈利潤同比下降59.74%。主營石油生產設備的寶德股份,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53.86萬元,較去年減少72.75%。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分別為354.88萬元和301.65萬元,分別減少了60.74%和61.96%。此外,漢威電子,梅泰諾等,在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上,也出現了30%以上的跌幅,這兩家公司在一季報中指出都是因為行業的季節因素導致業績暫時下滑。
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公司在上市前后業績大變臉的情況,除了有一些確實是由于行業原因外,并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高管在上市后財富暴漲,失去了創業動力。
持續盈利能力遭質疑
記者通過一季報發現,創業板有42家公司出現了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的環比下降。下降幅度較大的有:超圖軟件,主營業務收入環比下降55.96%,凈利潤環比下降96.07%;九州電器主營收入環比下降53.34%,凈利潤環比下降85.78%;賽為智能主營業務收入環比下降60.56%,凈利潤環比下降70.98%。
雖然由于財務,季節以及行業因素,會影響環比數據的參考性。但作為被寄予厚望的創業板公司,環比數據的下降意味著其持續增長的能力有待提高。這種表現與創業板的高市盈率和高估值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數據顯示,今年2月的平均發行市盈率曾降至60倍以下。不過,在中小盤股持續上漲的刺激下,平均發行市盈率大幅反彈,攀升至4月63.14倍的水平,4月首發新股平均發行價拉高至47.45元,刷新了單月新股平均發行價的歷史新高。
而市場也似乎在對創業板進行瘋狂迷戀后回歸了理性,近期創業板暴跌,跌停的股票比比皆是,破發數量達到12家,其中寧波GQY大跌18.18%,成為創業板的跌幅冠軍。之前曾為A股第一高價股的神州泰岳,股價與最高時也近乎腰折。
分析人士認為,創業板整體的高成長性正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盡管利潤增速下降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也非常普遍,但對于一直以高增長為估值支撐的創業板來說,僅僅不到一年就出現業績的“大變臉”,會讓市場對創業板估值水平及其成長性產生懷疑。市場的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大。(何為樂)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