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會改變我們的股票交易方式和投資風格,也可能影響當前的基金排名。以前可以不關心,但現在我們不得不關注。”近日,在上海某基金公司的內部會議上,該公司高管表明了對期指的態度。
作為未來參與期指交易的機構主力,大部分基金公司對該產品采取了觀望態度。一方面,證監會關于基金參與期指相關辦法尚未出臺,他們普遍感到“無從下手”;另一方面,大部分基金公司的期指人才儲備不足。不熟悉期指的交易風格,缺乏實戰經驗,使他們在新產品面前,不敢輕易越雷池半步。
這一幕,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專家方世圣似曾相識。
作為臺灣期貨交易所結算委員會原主席,方世圣參與和見證了兩岸金融期貨市場建設。在幫助一些基金公司的培訓和接觸過程中,他深深感到,兩岸基金公司對待期指的態度非常相像。
“當時,臺灣基金業對期指的態度是一不關心二不做,因為期指上市初期臺灣地區很少有人懂這個產品,公募基金心中都沒有底,交易所也不知道期指會給基金業帶來什么影響。”方世圣回憶說。
1998年,臺灣地區推出了期指。當時,亞洲地區有這一產品的市場并不多,臺灣地區基金業沒有更多的范本可以參照。于是,在期指推出后的很長時間內,臺灣地區基金公司基本上不關心,也不用期指避險。
當然,臺灣期貨交易所對基金參與比例的限制,也推遲了他們參與期指交易的步伐。當時,基金公司參與期指交易的比例限定為募集資金的10%,之后這個數字才逐步擴大。兩年前中國證監會關于基金參與期指交易的征求意見稿顯示,對單只基金來說,這一比例也是10%。
一位熟悉衍生品交易的基金業人士坦言:“10%的比例對單只基金的避險作用不會十分明顯,試水的意義更大。”對此,方世圣頗為認同:“這好比我們去游泳,一定會先試試泳池的深淺。”
業內人士認為,根據“高標準、穩起步”推出期指的原則,在初期,中國證監會對于單只基金參與期指的比例不會放得很大,只有等基金學會使用這個避險工具后,才可能逐步放大比例。
然而,方世圣發現,近幾年臺灣基金業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善于利用期指的基金排名在逐步上升。2008年4月到2009年3月底,臺指下挫近四成,臺灣地區股票型基金與平衡型基金平均下跌約31%,但及早進入期貨市場避險的基金,績效明顯優于大盤與同業。
臺灣期貨交易所統計顯示,當時績效排名前十名的基金,平均績效僅下跌10.28%,且全都在期貨市場避險,平均避險比例高達65.21%。而排名最后的一只基金,期指的利用率為零。“差距在10年之后明顯拉開了,這就是期指的避險效應所產生的結果。”方世圣說。
方世圣每次回臺灣的時候,都會和當地基金業和期貨業進行一番交流。總結下來,他認為是“羊群效應”的結果:“臺灣地區的基金公司也在互相觀察,一旦發現有人開始參與期指,后面的人都會跟著做。”
在方世圣看來,在期指問題上,大陸基金業比當時的臺灣基金業進步許多。一是大陸基金公司對期指的興趣更大;二是大陸期指推出時間晚,有很多成熟市場的經驗可以學習,而臺灣地區基金業當時學習的范本很少。
方世圣說:“兩岸同根、同宗、同文化,投資者的想法大同小異。在期指運用上,大陸基金業或將重復臺灣基金業走過的路。只不過,他們對期指的適應過程會大大縮短。”(李中秋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