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推出股指期貨的消息,前期已在很大程度上為市場充分認知并消化。在此情況下,消息正式出臺,難以激發投資者興趣,對市場的沖擊力自然減退
●當前股市擴容速度很快,存量資金流出明顯,造成市場總體流動性不寬裕,并出現了不斷趨緊局面。因此,即便出臺推出股指期貨這樣的利好消息,也不可能改變行情弱勢整理特征
●推出股指期貨,本義在于為市場提供一種風險控制工具,而不是制造牛市,因此,消息出臺沒能引爆大漲行情,應該說是市場成熟的表現
為廣大投資者所熱切期待的股指期貨,終于在上周末獲得了國務院的原則批準。此消息被視為為巨大利多,輿論普遍認為將帶動大盤股走高,并有望引爆出現一輪明顯的上漲行情。
消息出臺
大盤股表現平靜出乎意料
但兩天來股市的運行走勢表明,雖然大盤股的確有所動作,而股指也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上漲,但是一來幅度并不是很大,而且最關鍵的是大盤股表現很一般。周一,股市高開低走,最后滬市綜合指數僅微漲0.52%,而深市成份指數還跌了0.8%。具有諷刺意義的還在于,當天申萬風格指數顯示,到收盤時漲幅最大的居然是小盤股指數,漲幅為1.98%,而大盤股指數漲幅只有0.11%。如果說當天市場有什么熱點的話,那么表現最亮麗的恐怕當屬西藏板塊,而非股指期貨板塊。到了周二,股指在探底后反彈,但是領漲的并非大盤股,而是其他包括重組、高分配在內的題材股。顯然,市場對股指期貨獲準推出的消息所作出的反應,較市場原先的預期為低,而其中原委,很值得深思。
其實,有關股指期貨行將推出的消息,市場上早已流傳。去年三季度末創業板推出后,大家都開始預期下一個市場建設的重點將是推出股指期貨,一些權威人士對此也表達了樂觀看法。在這樣氛圍下,市場上多次出現了大盤權重股及股指期貨概念股的異動。到了去年的12月份,這種異動幾乎是每周都會出現,這也就意味著,有關推出股指期貨的利多消息,在很大程度上已為市場所充分認知并消化,全然沒有了突發性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消息的正式出臺,也就難以激發投資者的很大興趣了,沖擊力自然會減退。
資金面緊張
導致利好效應減弱
但是,這樣的解釋畢竟是淺層次的。如果各方面條件配合的話,即便是出臺一則大家都預期到的利多,股市還是會出現很大的上漲。更何況,像股指期貨這樣的利多,其影響力是很大的,而且在這之前雖然股市曾有異動,但多數情況是由于隨后消息沒有得到證實,這種異動很快就被平復,行情又回到原先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從近期股市的變化看,指數期貨推出前后實際上是相差不大的,特別是那些大盤權重股,本來股價就不高、很多人寄希望于股指期貨的推出來提升他們的交易價值,但是現在看來,這方面的預期是有點落空了。
這里的原因實際上并不復雜,就在于近期股市資金面的緊張。大家都清楚,去年12月份以來,股市擴容速度很快,存量資金的流出是明顯的。而與此同時,總體上流動性不那么寬裕,出現了不斷趨緊的局面。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股市的運行就顯得比較被動,交易重心有所下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改善流動性問題,讓更多的增量資金入市,那么是很難讓大盤真正漲起來的。即便在這個時候出臺推出股指期貨這樣的消息,也不可能改變行情弱勢整理的特征。
理性反應
驗證投資者更趨成熟
事實上,大家也都清楚,推出股指期貨,不可能帶來牛市,而說它的出臺是利好,這是基于市場結構完善的角度來說的,并不是指有了股指期貨,股市就一定會上漲。
目前的狀況是,雖然市場有很強的做多意愿,但是增量資金進入不多,而擴容的高速進行,又分流了部分存量資金。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有股指期貨這樣的消息,但股市無法因此而獲取大規模上漲的動力。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應該是好事,因為股指期貨的推出,本來就是為投資者提供一種風險控制的工具,而不是制造什么牛市。因此股指期貨消息的出臺,沒有能夠引爆股市的大漲行情,應該說是市場成熟的表現。基于當前的實際,大盤恐怕還會延續原先格局,中小盤題材股還會活躍,而股指則處于整理環境之中。大盤要真正擺脫盤局,還有賴于市場環境的改善,這需要一段時間。(申萬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 桂浩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