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一發而動全身。
最近半個月來,有投資“國家隊”之稱的社保基金在A股市場遭受的口誅筆伐,正讓其深陷漩渦難以自拔——“社保基金再次成功逃頂”、“是社保基金推動了此輪暴跌”的聲音一時甚囂塵上。也有媒體為其喊冤,稱社保基金逢高減倉的正當性是不容置疑的,而那種要求社保基金進行長線投資的說法,是把社保基金當作平準基金來對待了。
那么,社保基金參與股市交易,究竟是怎樣一種狀況?在筆者看來,其實并不是很透明。
按照官方的說法,社保基金主要是以參與證券投資基金的形式分享股市溢利。但由于社保基金已開設有直接參與股市交易的賬戶,看來親自“下海”已成事實,至于“涉水”究竟多深,迄今為止卻從未向社會公布過。社保基金如果只是以普通的機構投資者身份入市,則沒有公布倉位的義務。進一步而言,作為一個普通的機構投資者,社保基金也并不需要承擔對整個市場負責的義務,同其他機構一樣,它的惟一目的就是盈利,因此,社保基金的逃頂在某種程度上只是一種市場行為,確實不應對其過度指責。
但如若就此結束,肯定不夠。社保基金一逃頂,股市就現大跌,這在A股歷史上早已不是第一次,投資者確實有必要進一步提出質疑:社保基金憑什么總能成功逃頂?雖有“基金”之名,但社保基金與一般證券投資基金有著本質的不同,它是承擔社會養老保障體系資金增值保值的專項基金,由政府直接管理,以政府信譽保證其運作的安全性。也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投資者才會把進入資本市場的社保基金當作類似于平準基金的政府托市工具來看待,希望它能區別于那些頻繁進出、追漲殺跌的一般機構投資者,而成為穩定市場的重要工具。
換個角度,如果社保基金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機構投資者,鑒于其特殊身份,它的交易行為不免令人質疑。一方面,社保基金由政府直接控制,完全可以在操作過程中與政策調控默契配合,從而保證在與交易對手的博弈中立于不敗之地;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特殊的管理體制,社保基金不需要接受監管部門管制,完全超脫于市場監管。顯然,這兩個方面的現實都有違資本市場公正性原則。
因此,有關方面應該針對市場發展出現的新情況,對社保基金等具有特殊身份的機構投資者的市場操作行為,按照《證券法》的精神進行規范,保證市場公正性不受損害。(周俊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