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8日電 最新一期香港《經濟導報》刊載報道稱,過去25年來美國包括原創科技資本在內的競爭力波浪形下降,金融危機成“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因金融體系未完全“全球化”,以不完全融入的方式參與美元計價的國際金融體系,中國躲過一劫,在實體經濟的雄厚積累基礎上,股市也將取代兵敗如山倒的美國,從此進入全球的戰略制高點的勝算很大,會在激烈的創新與融合之中成為世界金融的濕地、世界金融之肺。
文章認為,在美元計價的國際金融體系里,中國是以完全不融入的方式參與并且成為最大的戰略贏家。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是美國的高技術資本家和美國的金融資本家使用了很高的技巧掠奪了中國經濟發展成果。但是在筆者看來:從戰術上講,每年中國輸給美國的利益是以千億人民幣為單位作計算;但是從戰略上講,中國以完全不融入的方式參與所獲得的隱性收益是以萬億人民幣為單位作計算的,收益比支出高一個數量級當算戰略上的完勝。
中國以完全不融入的方式參與美元計價的國際金融體系,等效于拿不超過3%的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經濟支付(因為國際貿易的因素,實際的現金支付比這個比例還要低很多)投入到國際先進技術和金融的冒險中去,這個投向純技術研發和金融冒險的國民經濟的比例值遠低于所有的西方發達國家,但是有選擇性的吸收這些優勢成果的收獲卻絲毫不遜于西方發達國家。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至今為止中國國內的科技研發投入那么低,但是中國的實用科技水平仍然能夠發展很快,并且中國的技術型經濟發展穩固這一最重要的基本現象。
中國股市完全不遵從西方經濟理論,是中國特色的用經濟手段來協調股東關系的場所。把中國特色的人際關系、地域差異和行業差異成功的搬進金融領域做計價并不斷協調,按照長線的過程來補償最初的投資者,在世界上所有的股市里是具有最高國家信度的股市。
文章指出,相比美國股市,中國股市其實務實很多。股市里基本沒有盈利的神話,政府的信度和股市的社會價值要遠大于上市公司賬面盈利的數額;股市里潮起潮落、風水輪流轉,的確是利用了短線賭術來對金融資源作有效配置;股市牛短熊長,具有吞短線現金的本質。
事實上,現在股市已經成了中國政府協調國家內部金融關系、控制通貨膨脹的利器,如果沒有牛短熊長的中國股市里的財富暴漲與湮沒,本來近幾年通貨膨脹的峰值很可能會達到20%,而現在中國的逐年通貨膨脹確實很平和。
金融專家一直提到“中國經濟的證券化率還很低”,在中國社會里還有大量的非完全貨幣化的經濟體存在于中國股市之外,這些非完全貨幣化的經濟體保留了大量的社會多樣性與經濟多樣性,有力支持了中國股市的高市凈率和高市盈率,以至于比低市盈率、純盈利激勵型的西方股市還要更穩健和更受民眾支持。
文章在最后指出,美國現在正承受的經濟大衰敗與人種的衰退,不能說不是這種純而又純的經濟體質的周期性結果。相比而言,中國股市的雜糧味道卻很重,雜糧式的協調與融合使得中國股市在戰略上具有足夠的潛力去補益美國金融體系的純而又純的體質缺陷。大量非完全貨幣化的經濟體所支持的中國股市,對非完全貨幣化的經濟體的親和力很高,對各種雜糧式經濟現象的包容性很強。在接下來的兩年里不可避免的美元與盛產原材料的非完全貨幣化的經濟體之間的大博弈,一定會給中國的A股市場帶來目前完全想象不到的機會點與奇妙事件。
當前的美國金融體系存在這樣一個尷尬:大量的經濟開拓與創新的能力在空耗,另一方面大量的養老金在日益貶值甚至有盡失的危險。雖然美國政府印鈔票注資沖掉有毒資產可以快速挽回一部份養老金損失,但是從長治久安來考慮,在接下來的很長時間里,美元金融體系需要對其純而又純的經濟體質主動降低溢價,至少將體系的一部份拿到一個能夠更好的避免自激勵機制的非其同類的金融計價體系中去獲得更天然的活力,降低過高的能量,降低不可預測的系統性風險。就像中國人在上個世紀出國打工然后寄錢回家養老人一樣,現在部份美國資本,應到中國常駐打工賺錢然后寄錢回美國補足美國的養老金。
未來三五年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西方金融體系特產的資本應該來人民幣計價的中國A股上市,這是人民幣貨幣供應持續增長、人民幣長期升值、中國A股長期走牛的新原動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