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開始,劉東遠就聞到了一股“面對蛋糕集體自殺”的味道。作為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東遠對現在的風電設備市場又愛又恨。
這是最好的時代。自2005年底至2008年底,中國風電裝機增長了695%。放眼全球,2008年歐盟新增發電裝機中有36%來自風電,美國則有42%來自風電。風電裝備市場增勢前所未有的喜人。
這又是最困惑的時代。造船的、修車的、裝空調的……各種社會資本奮不顧身地跳入風電設備領域,產能急劇膨脹。于是,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從年初至今,國內風機設備價格應聲跌落20%,利潤率至少降低一半。“這要是在國外,簡直就是行業崩潰的前兆。”國電科技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關曉春不無感慨地說。
如此讓人看不懂的中國風電設備業,亂象背后到底是怎樣一種過剩?
過剩似乎毋庸置疑——
我國整機企業數量超過全球其他地區總和,行業陷入價格戰
初冬,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風電事業部寬大的廠房內,工人們正在趕工。22臺風力發電機組將全部投入湖南省首個風電項目——華電集團仰天湖風電場。據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風力事業部生產總監李曉光介紹,截至10月30日,公司風電項目實現銷售收入4.8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劃16個百分點。
像南車這樣殺入風電行業的“外來戶”已不在少數。隨著鐵路、航天、兵器等行業企業大舉進入風電領域淘金,我國風電設備企業數量急劇增加。中國風能協會的數據顯示,我國風電整機制造企業2004年只有6家,現在保守估計也有80多家,這個數字超過全球其他地區整機制造商的數量總和。此外,另有風電設備零部件制造企業上百家,僅葉片生產廠就有50多家。
以上數據很容易讓人們判斷:風電設備業產能過剩,毋庸置疑。
除去企業數量,供需比例也成為產能過剩的有力佐證。數據顯示,今年預計全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約800萬千瓦,但是,僅金風科技、華銳、東汽和上汽風電裝備制造業四大巨頭的產能就達到1200萬千瓦。業內人士估計,今后我國每年風電裝機規模約為1000萬千瓦左右,而明年我國風電設備業產能將超過2000萬千瓦,這相當于約一半產能將閑置。即便從市場競爭所必需的過剩來衡量,超過一倍的產能過剩也會導致競爭成本過大。
如今,能力過剩導致的價格戰讓企業頗感寒意。據南車李曉光介紹,風電設備中標價格已明顯下滑,原來一兆瓦能賣到8000多元,今年1月降到6000元,現在只有5000元,利潤降了一半。
辯證看待“產能過剩”——
哪些環節在過剩,需求是否有效開發,設計產能與實際產能的關系如何
面對“明擺著的過剩”,業內也有不同的聲音。
“目前的過剩也要辯證看待。就現狀而言,我認為應該是低端制造過剩,而高端技術仍然不足,因此與其說是過剩不如說是結構不合理。”關曉春舉例論證,“比如像高性能大葉片等核心部件,在市場上仍供不應求,幾乎所有設備廠商都在延期交貨。為啥延期?能力不足呀!”
也有業內人士把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比喻為坡度極小的寶塔。沒有技術含量和研發實力的低端企業比例很大,產能過剩;而擁有技術實力的企業太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太少。比如,直到目前我國風電機組普遍不具備電壓調節能力,不具備頻率調整能力,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一切都依賴電網和常規電源提供服務。
“如同中國的紡織業,我們多的是大路貨,而缺的是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因此,對于風電業,可能調整結構比抑制產能更顯得迫切。”國電聯合動力總經理劉東遠感慨。
對于“過剩”的另外一種看法可能更廣泛,而且更多的來自風電設備制造業以外。那就是從需求來看,風電行業還遠遠沒有開發到位。
我國風電裝機量自2006年以來每年增速均超過100%,風電項目大有遍布全國之勢。但從總體規模看,風電發展不過是剛剛起步。其裝機量僅占全國8億千瓦電力裝機容量的1.5%,而發電量更是不足總發電量的1%。
更重要的是,在我國大力發展風電是必然的選擇。首先,我國風能資源非常豐富,初步估算可開發裝機容量達10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守著世界第一不發展,沒有道理。其次從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角度看,中國要改變目前火電占比過重的電力結構,改變以化石能源發電為主的高碳結構,就更需要發展風電這樣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據專家測算,到2020年,如果中國風電裝機達到1.5億千瓦,每年可節能1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2億多噸,這將大大降低對環境的壓力。
風電作為一項新興的綠色能源產業,未來前景還異常廣闊,因此一旦解決了上網、電價等瓶頸,需求將大大提升,對產能也是巨大的釋放。那時候,是否過剩就要重新衡量。這也是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的一致看法。
此外,對產能概念的質疑已成為第三種聲音。目前有關部門統計的產能是設計產能,而風電設備幾乎是無庫存生產,因此設計產能與實際產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風電領域的產能過剩和輕工家電等其他行業的過剩還是有區別的。
突圍的方向——
擺脫價格競爭,提高技術門檻,在國內外市場叫響中國品牌
盡管聲音不同,但共識已經達成——風電設備制造業確實“虛火攻心”!如何去火靜心?如何固本健體?業內外人士紛紛開出藥方。
去虛火,企業首先要從價格戰轉向技術戰,把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基石。
“價格下跌,利潤減少,表面上擠壓的是研發經費,實際上喪失的是發展的后勁,以及與國外企業較量的競爭能力。”聯合動力劉東遠介紹,“丹麥Vestas、美國GE等世界風電設備巨頭,每年都拿出至少5%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而我們的風電企業現在有哪家能拿出這么大的投入?所以,新興企業保持一定的利潤率至關重要。只有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加大了,才能提升整個行業的水平。”
實際上,國家政策也在強調培育產業自主創新能力。9月底出臺的《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明確指出,要嚴格控制風電裝備產能盲目擴張,加強風電技術路線和海上風電技術研究,重點支持自主研發2.5兆瓦及以上風電整機和軸承、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及產業化示范。
這一政策無疑和業界不謀而合。而且不少風電企業也對技術突破信心滿滿。國電的關曉春認為,“趕超世界技術,我們是有產業技術基礎的。風電畢竟是新興的產業,目前我國風電設備制造與研發技術與國外的差距還不大,不是‘代差’,而是同一代的前后差距。如果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國風電技術完全有能力在三到五年內達到世界前列!”
除了依靠制造企業轉型升級,要避免產業陷入“只賺數字不賺錢”的怪圈,還有賴于產業準入門檻的提高。“目前的特許權招標更關注競標價格,這導致制造企業的戰略更偏重低價而不是質量與技術。”劉東遠建議國家盡快出臺一套強制性的并網技術規范和相對較高的技術準入門檻,例如逐步限制那些沒有開發實力、完全靠購買部件簡單組裝的企業進入。“用準入的方法規范市場可能比發許可證的方式要好。”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研究室吳疆也認為,競爭性領域的企業投資行為屬于風險自負,政府不宜直接調整產能,準入門檻只能設置在安全、技術、質量等領域。
從長遠發展看,風電設備制造還應通過挖掘國內外兩個市場,來消化產能。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我國風電設備業還沒有大規模開發海外市場,但是并非永遠只能立足國內市場。近30年來,全球風電裝機量一直保持著20%的年增速。隨著各國新能源政策的逐步釋放,國際市場對風機的需求將是國內市場的3至4倍。預計到2010年,國際風電設備年需求量將達到5000萬千瓦,這無疑是一塊誘人的蛋糕。
“歐洲市場正在實施新一輪風機技術規范,對調壓、調頻、無功輸出都有具體要求。讓更多風電進入電網,必須按照電網的游戲規則來做,我們必須努力提供與火電相媲美的能源產品。”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表示。
作為先行者,株洲南車電機已經嘗到了“西餐”的甜頭。公司風力發電機事業部總經理胡雄輝介紹,南車的風力發電機已經在澳大利亞、美國、德國轉動,高額的回報讓企業的技術升級有滋有味。“是該叫響中國品牌的時候了!這一次不是靠價格,而是靠技術和服務!” (陸婭楠 冉永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