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長春燃氣(600333)開盤只用了半小時,又再一次牢牢封死漲停,而此前連續三個交易日,這只股票均以漲停報收。與此同時,陜天然氣(002267)、廣安愛眾(600979)也頻現漲停,近四個交易日分別有超過21%、18%的漲幅……
一干業績并未大幅飆升的上市公司,股價的集體狂歡不可避免地牽扯出資本對天然氣價改革的敏感,而這背后凸顯的更是公眾對通脹預期的熱議。
“油電水氣”漲聲一片
天然氣漲價如箭在弦,有消息稱,中國石油透露,天然氣定價改革方案已完成向三大石油公司的意見征詢,若與油價及煤價掛鉤,天然氣出廠價格將直接上調20%-30%。更有消息稱,若與國際接軌,漲幅甚至可能達到100%。盡管各界普遍認為后一種做法可能性甚微,但在雨雪天氣造成大面積“氣荒”之際,半個月內,國內天然氣批發價每噸漲幅平均已超過兩成,湖北、吉林等地民用液化氣13公斤裝已從80元漲到了85元。
除了氣價上漲,與之同來的“一片漲聲”在很大程度強化了人們對通脹的隱憂。11月20日,國家發改委宣布,自本月20日起全國非居民電價每度平均提高2.8分錢,同日,北京市非居民用水價將上調0.40元/立方米。盡管電價與水價的上漲明確是非居民用,但公眾更相信這只是漲價的開始。一方面,即使是只針對企業提價,最終也有很大部分將通過工業制成品轉嫁于消費者;另一方面,在完成非居民的價格改革后,居民用水、用電價格調整很可能就會跟上,此種預期更為強烈。
事實上,從目前公開信息看,北京市發改委在其官方網站上同時公布,居民水價調整聽證會馬上將舉行。而在此之前,全國各地水價調整大幕已從年初拉開,南京、昆明、蘭州多地已高調漲價,已進行了調價聽證會的城市更是覆蓋全國,近半準備年前上調水價。未來居民用電價格也將推行階梯式上調。
氣價貴了,水價貴了,電價也貴了,油價更沒閑著。同樣是在本月,國內成品油完成年內第五次調價,汽、柴油每噸均提高480元。97號汽油史無前例地突破7元整數關,達到每升7.09元。“現在國內的油價比去年國際上最高147美元時還高。”成為最流行的概述。
能源政策調整時機成熟
基礎性原材料的“漲聲一片”,確實讓很多普通民眾聽來像是通脹越走越近的“腳步聲”,但在很多專家眼里,近期這一密集的價格變動,正是能源政策果斷調整的體現,目前與通脹沒有直接聯系。
高級統計師邱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眼下正是國家調整能源政策最好的“時間窗”,一邊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效果明顯,經濟企穩回升,企業重新活躍富于生氣;一邊是CPI仍然為負值,而且更關鍵的工業品出廠價格與企業能源購進價格之間存在著兩個百分點的差值,也就是說,工業企業產品銷售價降幅比買進能源、原材料的價格降幅還是要低一些的,企業存在這樣額外的利潤空間,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承擔基礎性原材料價格的提升。與此同時,生產能源、原材料的企業也可以因為價格提升逐步扭轉生產越多、虧損越大的“倒掛”現象,以回到正常的經營軌道,提升積極性。
邱俊表示,長期以來,國內是通過補貼方式向工業企業和居民提供相對低價的能源品,這一機制與整體經濟的市場化進程已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和沖突,類似去年國際油價高企,全球的油輪都開到中國加油一樣,隨著中國經濟的全球化,能源補貼也就變成了對全球的補貼,財政難以重負,這種倒掛機制也變得失去了效率。推進能源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掛鉤,理順“倒掛”也是推進經濟市場化的必然途徑。不過他也指出,價格的市場化調整還只是能源政策改革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應該破除壟斷,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與此同時,如果是對居民實施上述生活必需品的漲價,就應該考慮提高工資或者福利。
邱俊認為,外界對通脹的預期更多是在于寬松貨幣政策帶來的,2009年中國能源資源類價格的集中調整是“機不可失”,而不是馬上沿著基礎價格上漲傳導到的就是工業出廠品價格,然后是CPI轉正,最后是導致真正的通脹多米諾骨牌被推倒。“目前全社會的總供給仍是大于總需求的,尤其是國際市場需求還很不足,這種狀況下大規模通脹難以迅速產生。”邱俊稱,這就是機會所在。
“基礎原材料價格遲早是要調的,早調比晚調好。在目前物價比較低的時候,應該是個好時機。”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接受采訪時也一再表明了類似的立場。 (本報記者 吳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