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幾家大銀行對銷售一對多產品還有保留。”記者昨日從滬上多家大型國有控股銀行了解到,由于基金“一對多”從9月初推出以來熱銷程度超出預期,銀行擔心自己的高端客戶因此流失,紛紛在銀行理財產品上以突出流動性特點來應對。
“一對多”在銀行熱賣
記者昨日從深圳發展銀行了解到,該行與景順長城基金合作的“一對多”專戶理財產品作為首批獲準募集的產品之一,有望于9月正式入市。深發展私人理財總監袁丹旭對記者表示,該款“一對多”產品屬于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適宜追求中等收益、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流動性要求不高的客戶群。
目前,這款一對多產品受到高度關注,已經接到不少高端客戶的咨詢。由于規定基金“一對多”產品的客戶數量不能超過200人,因此自9月初正式開始發行以來,絕大多數“一對多”產品一上市就遭到哄搶。
由中銀基金發行的首個“一對多”產品僅用1天就完成募資接近4億元,而交銀施羅德的5款“一對多”產品的發行總規模超過10億元。
銀行“百萬富翁”流失
據介紹,此前基金業的專戶理財業務只有“一對一”形式,投資門檻高達5000萬元,這造成不少簽約客戶的實際到賬款項并不足額,市場反響并不如預期那樣熱烈。但在今年6月1日政策開閘后,基金公司被允許開展“一對多”業務,投資門檻被大幅下降到100萬元,這吸引了不少銀行的“百萬富翁”對基金“一對多”產品的興趣。
“現在私人銀行的高端客戶都要排隊等著買,每個一對多產品最多只有200名客戶,但實際排隊的接近700名。”一家大型國有控股銀行的理財業務高級經理施小姐對記者表示,部分“一對多”產品在銀行渠道甚至火到了一天就賣完,這意味著不少銀行的“百萬富翁”因此流失。
景順長城基金國際投資部副總監陳愛萍分析,從過去數次和客戶的推介會來看,多數個人銀行客戶對“一對多”產品興趣濃厚。這或許與“一對多”產品投資組合限制相對寬松、投資彈性較大有關。
銀行理財強調流動性
“高端客戶原來購買銀行自己設計的理財產品,但現在有不少都轉向一對多產品了。”銀行業內人士施小姐透露,個人金融部和私人銀行都對此有抱怨,認為客戶被“一對多”產品明顯分流。記者也注意到,不少大銀行除了對自己的銀行系基金旗下的“一對多”產品開放網點銷售渠道,對無關聯的其他基金公司則一概謝絕。
但是銀行方面也在“一對多”產品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上開始做文章。按照規定,“一對多”產品原則上每年最多只有一次開放申贖,這對那些資金周轉比較頻繁的客戶來說有所不適。而銀行在近期推出的理財產品上,則強調其流動性,以此來吸引投資者。徐可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