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對歐盟頒布的將于2012年正式實施的碳排放限額表示不滿。歐盟迫于壓力,決定將減排指標的公布日期從8月初推遲到9月中下旬。
針對歐盟8月22日提出將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納入歐盟的排放交易體系(簡稱ETS)的計劃,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相關負責人孫冀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中航協將于10日~11日召開會議,同國內一些航空公司及航空代理一起研究應對方案。
中航協:10日開會研究對策
一位航空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會議可能圍繞中國航空公司如何應對ETS計劃,航空公司如何爭取到最大限度的免費排放額,以及外界對ETS計劃中存在爭議的部分進行研究討論。
該人士指出,ETS計劃中有關碳排放量計算方式遭到了各航空公司的強烈反對。按照歐盟最初的方案,不管是否為歐洲的航空公司,只要業務范圍涵蓋了歐盟地區,都必須在2012年將碳排放量減少到其在2004、2005及2006三年平均排放量的97%,到2013年,還要在這個減排基礎上再減2個百分點,達到減排5%的標準。
初步統計,全球航空產業2004至2006年的碳排放總量達2.16億噸。按照歐盟的算法,2012年全球航空產業碳排放量將不得超過2.1億噸。
對此,該人士指出,減排基數“被低估了至少10%到20%”,造成這種嚴重誤差的原因是,“歐盟沒有把因航班起飛降落晚點以及航線臨時拉長而多排放的二氧化碳計算在內”。不過,歐盟重新計算減排基礎的可能性不大,具體還要看接下來ETS的具體實施細則。
著名能源咨詢機構點碳公司(PointCarbon)8月發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航空公司要想在2012年達標,就必須在碳交易市場上購買7700萬噸碳排放指標,按照現價每噸14.4歐元來算,所需費用將達10億歐元。
根據歐盟去年通過的法案,今年航空公司只需要購買其廢氣排放量的15%即可過關。2010年也不設碳排放上限,2011年才會根據各家公司的碳排放情況設定相應限額。
國內航空公司:密切關注
“不管ETS的具體實施細則如何,中國的航空企業都應該盡早準備。”上述航空業內人士指出。
據了解,中國(含港澳臺地區)共有33家航空承運人被納入ETS計劃,既有國航、東航、南航這樣的大型國有公司,也有春秋、均瑤等民營公司。距實現2012年減排達標只有不到3年的時間,擺在各公司面前的問題相當棘手。
業內人士指出,按照中國航空公司目前的情況,各公司可能都需要從碳交易市場購買碳排放指標,所購指標的多少,將直接決定其排放限額的高低。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黃斌告訴記者,國航已成立項目工作小組研究應對,具體事宜由專門的小組研究討論,他并不是很清楚。不過,如果ETS執行,將對中國航空公司、航運企業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沖擊。
南方航空董秘蘇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并不知情南方航空將針對ETS計劃采取什么應對措施。
被列入名單的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春秋航空并沒有開設歐洲航線,因此春秋航空受影響不大,不過公司也在密切關注這件事。
針對ETS計劃,中國政府此前一直沒有公開表態。此前有媒體報道,在2009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中國民航局高層曾表示,針對歐盟的決定,中國將準備談判方案,研究反制措施。不過,記者致電民航總局新聞處,相關負責人并沒有對此事表態。黃斌也表示,會進一步關注政府在這方面的態度。 ( 謝曉萍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